我要是編得出正文,會轉視角嘛?大家湊合看吧,沒寫崩都是大綱的功勞。既然走線不順暢,那咱們反手就祭出一個配角來賣賣,這是一段發生在n樓下的故事。
平日裡沒人造訪的基地今天格外熱鬧,前不久歐洲來的綠化隊終於吃飽喝足,準備開工了。他們敲定改造方案後,今天是第一次來實際開工,一個個手裡拿著“兵器”不說,外面還有一輛挖機準備著呢。
別看動靜挺大,裝備複雜,可問題顯而易見,這幫人還是沒買樹……
他們打算先從草開始搞起:培基準備的有板有眼,今天就是帶隊來『拔草』的,儘管聽起來槽點眾多,但是植栽苗木之前先清理舊有植株,屬於業界常識。
拔草也很講技術,這次施工隊的主要目的便是順便把地“犁”一遍,整備周圍的土地。
挖機的作用很清晰。n基地顯得禿,蓋因為當初沒做好土地規劃,瀝青地鋪設的太囂張,導致留給綠化帶的空間特別小,這連地方都沒有,人家歐洲人怎麼給你發揮手藝?
都是專業的,不可能會搞出瀝青地上種樹這種二百五戰術,那樣沒有美感的“強行綠”,羅莎琳驗收時估計要把塞西爾全家都給鯊咯。
您別說,想到這培基還『有、動心』……
再介紹介紹其他“兵器”吧,不然這一章字數不太夠:
首先是【風動·鑿岩機】。這個傢伙在實心方頭括號的襯托下,就像我編出來的道具、招式一樣,隱約和【風遁·螺旋手裡劍】有微妙的共通之處,但這玩意確實是清除瀝青地的好幫手,不信你們就去百度。
它的學名有些複雜,所以通常被人簡稱為【風鑽】。風鑽工是一種非常艱苦風險極高的工種,因為長期暴露於粉末與灰塵之下,極易罹患塵肺病等高風險職業病,所以現在的大部分風鑽作業,都有其他替代品。
並且,這玩意更容易出現在道路施工之類的小場合。比如現在清除瀝青路面的工程,就需要先用這個鑽碎路面,再上挖掘機進行整體破壞。
以下摘自百科原文:
“風鑽工作時,活塞做高頻往復運動,不斷地衝擊釺尾。
在衝擊力的作用下,呈尖楔狀的釺頭將岩石壓碎並鑿入一定的深度,形成一道凹痕。活塞退回後,釺子轉過一定角度,活塞向前運動,再次衝擊釺尾時,又形成一道新的凹痕。
兩道凹痕之間的扇形巖塊被由釺頭上產生的水平分力剪碎。活塞不斷地衝擊釺尾,並從釺子的中心孔連續地輸入壓縮空氣,將巖渣排出孔外,即形成一定深度的圓形鑽孔。”
既然它要出場,那自然少不了“好兄弟”的身影,【空氣壓縮機】……
水夠了水夠了,我的良心還是會痛的。)
總感覺北歐隊伍人均比國士無雙還不靠譜……
原因在於:你說你們要搞這麼大動靜,居然沒和場地的主人先溝通好?反正綠化隊被高峰攔在了門外。
塞西爾作為工頭,指使作為技術員的培基,費盡口舌地在和門衛交流著。
棋聖不懂法語,西語,德語,英語…不行,用排除法好像講不完。直說了吧,高峰就連中文也帶著一股子東北味。他的普通話,並不夠普通。
塞西爾還在搗亂:“怎麼還不放咱們進去啊?老闆說已經聯絡好了啊,培基你行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