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訶英離去不久,一位擅長靈植的聽濤門長老便已帶著五六名低階弟子趕到笙竹島。
這位長老仔細觀察了靈田的土質和周圍環境,確定此處適合靈植生長,這才把早準備好的靈植種子撒下。
隨後他將培育此種靈植的經驗傳給帶來的弟子,幾天過後,他見靈植長勢良好,這才放心地離開,而他所帶來的弟子卻是留在了此處。
不過這位長老自始至終都未曾來和雲揚打過招呼,顯然對雲揚將笙竹島佔據大半很是不滿。
至於那幾名新來的弟子,就不敢如此傲氣了。
他們在長老離去後,便聯袂求見雲揚,小心翼翼地提出,要將靈田額外產出的靈植分給前輩,還請他不吝接受云云。
畢竟他們孤懸偏島,需要依靠雲揚保障其安全,生怕一不小心將其觸怒,到時對方只需略施手段,便可令他們屍骨無存。
雲揚看著眼前誠惶誠恐的幾名弟子,漫不經心地接受了下來。
島嶼上的靈田常年被海風吹拂,海水浸泡,因此土地中蘊含的多為風系和水系靈氣,限制了大部分靈植的生長,只有小部分可作為內丹煉藥的輔藥才可種植,價值很是有限。
尤其他們所說額外長出的靈植,更是讓雲揚無奈搖頭。
他雖不是靈植師,可在秦玉竹的薰陶下也有了些造詣,只是隨意的幾眼便能看出這幾名弟子水平不高,能將田中的靈植照顧好便已殊為不易了,更遑論中額外培育出靈植。
他之所以答應此事,不過是為了安下這幾名弟子的心罷了。
因為雲揚打算在笙竹島上居住至少十年,島上的一切建築皆佈置的很是認真,由其是煉丹室、養蟲室等無須藉助靈脈之處,更是被他設定在清幽的紫竹海內,以防受到干擾。
一天晚上,雲揚正在煉丹室內煉製冰心丹時,突然眉頭一跳,手下動作也因此緩了一瞬,丹爐中尚未成型的內丹便染上數道灰漬,已然不堪大用。
“終於來了!”
不過雲揚面上的表情卻沒有絲毫變化,而是緩緩站起身來,自言自語地道。
方才他佈置在笙竹島上空的鷹形傀儡傳來警訊,說有修士在附近徘徊,而在此時來到笙竹島的,想來除了那位宋志玄也沒有其他人了。
雲揚走出煉丹室,催動清源法目,果然看到笙竹島上空正有一築基初期的修士負手而立。
來人相貌英俊,且身高七尺八寸,身穿束身道袍,道袍上長長的袍帶隨風飄揚,雖只是靜靜地站著,可在皎潔的月色下,卻猶如謫仙降世般令人心折。
在雲揚看到來人時,對方的目光也剛好掃到從紫竹海升空的雲揚,他朝雲揚略微一抱拳,含笑道:
“貧道宋家宋志玄,想來閣下便是雲揚道友了。”
雲揚身形離開笙竹島陣法光幕,和對方懸空立於相同高度,他看著眼前風姿不凡的宋志玄,也是微笑著道:
“雲某久仰宋道友大名了,只是不知道友夤夜至此有何貴幹?”
據馬訶英講述,宋志玄此人雖看上去一派正氣,實則心機極深,他人只要稍有不小心,便會墜入其彀中。
不過雙方乃屬敵對,此話是真是假尚未可知,可這種事向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雲揚面上微笑應付著,心裡卻已戒備了起來。
“貧道此來乃為一事,便是勸閣下離開聽濤門,轉而助我宋家,屆時不但笙竹島儘可歸道友所有,我宋家更會拿出筆不菲的靈石酬謝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