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大仇得報,在短暫的開心之後,沈澤卻突然感到有些迷茫:回顧自己十八年的人生,好像自母后死後的這十年裡,他一直都是為了復仇而活。將為母后報仇,為常家眾人洗刷冤屈當作自己人生唯一的目標。
現在終於將這個目標實現了,卻感覺人生好像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不想知道自己再為什麼而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感覺就像是一支蠟燭,終於燃燒殆盡,再也發不出半點光亮了。
可是他現在還只有十八歲啊,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哎,這種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牽掛的感覺實在是太糟了。原來太過圓滿也並不是一件好事,所以這個世界上才會有這麼多的遺憾吧!
要是師傅在就好了,她總有一種能讓人開心的力量,不管自己有再大的煩惱見到她時也會煙消雲散了。
可是師傅為什麼還不回來,她明明說過會很快回來的,為什麼不守信用!
沈澤對皇位根本沒有半點興趣,設計殺死沈鈺和太子等人,奪得大權,不過是為了清除障礙,方便為常家翻案罷了。
之前打算順勢登基,也不過是覺得這個位子本就應該是身為嫡子的自己的,想要為自己,為母后拿回這本該屬於他們的東西。
而在最後關頭,沈澤卻突然覺得這一切都不重要了。成為大周國的皇帝,執掌天下大權,這並不是他想過的生活。
他只想和師傅在一起,像以前一樣遊歷江湖,哪怕是風餐露宿也無所謂,總好過自己一個人被關在那座冰冷的宮殿裡,即便是享有錦衣玉食的生活,也不過是如行屍走肉一般,最後被權力迷花了眼,變成父皇那樣。
師傅一定不願看到那樣的自己,師傅總是討厭拘束,像她那樣喜愛自由的人,若是回來看到自己當了皇帝,連出宮都不能,肯定會再次離開自己的。
所以沈澤並沒有按照原定計劃登基為帝,而是擁立年僅八歲的九皇子沈佑登基成為大周國的新皇,追封常月為嫻德皇太后。而自己則自封為攝政王,在新帝還沒有能力自己處理政務之前,代他處理國家大事。
而在平叛宮變中立有大功的先定國公之孫常安,在論功行賞時則接替蘇元毅成為了大周國的新丞相,與攝政王沈澤共同輔佐幼帝,處理朝政。
當年沈澤帶兵出戰,立下軍功,以武將的身份回到朝堂上。
而常安則化名為徐長安,參加科舉,得中狀元,以文官的身份進入官場。
在太子和六皇子兩黨相爭的時候,常安一直保持中立,將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政績上,常安本就是個有才能的人,在自己的努力奮鬥和沈澤的暗中幫助之下,也坐到了戶部尚書的位子上。
之前在太子叛亂逼宮的時候,常安才按照原定計劃,打著忠君的旗號,”投靠”沈澤,與沈澤等人帶兵進宮護駕。
在清除了太子一行亂黨,為常家翻案,讓常家眾人的冤屈得以沉冤昭雪後,常安便在當年倖存下來的定國公常慶的舊部的確認之後,得以認祖歸宗。得知常老將軍竟然還有後人倖存下來,幾個常慶的舊部們激動的淚流滿面。
常慶本就在平定叛亂中立了大功,現在又有定國公唯一倖存的後人這一身份,沈澤將他由戶部尚書提拔為丞相,眾人倒也沒有異議。
在朝中的事情告一段落後,沈澤便開始派出人去尋找昭娮。既然師傅不來找他,那他就派人去找師傅好了。
可是,他甚至連千機閣的人都出動了,四處蒐集情報,卻始終沒有得到半分關於昭娮的資訊。
尋了這麼就都聊無音信的人,今日居然就這麼突然地出現在了他的眼前,到現在沈澤都還有點不真實的感覺。
聽到沈澤講述她離開的這幾年裡所發生的事情,昭娮不禁感嘆道,她家的小徒弟真的是長大了啊!這麼多事,即使是她也不一定能比沈澤做的更好。
哎,有種徒弟突然超越自己的心酸感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