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檢查站,戒備森嚴,所有的車輛,必須有特別通行證,才能透過,保衛檢查工作,由武警官兵和軍區部隊共同完成。
部隊剛到達大樹裡,負責東風航天城保衛工作的張處長帶領著武警戰士們,早以等待多時。
王局長和張處長的兩雙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然後迅速的進入工作之中,這個檢查站,是進入東風航天城的唯一道路,保衛工作十分的重要。
虎嘯特戰隊的戰士和警衛人員,快速的對整個檢查站進行勘探,安裝特製的衛星監控裝置。
現場的武警官兵和戰士,並不知道,這些行動迅速、動作敏捷、雙目精光四射的戰士,是屬於什麼部隊,但從張處長對他們的態度熱情上,早已察覺到,這些戰士絕對不簡單。
這些戰士的裝備,讓所有正在執勤的戰士,大開眼界,最新式的無反光頭盔,改進型95突擊步槍,只是在電腦裡見過,各種樣子奇特的沖鋒前,好家夥,12s沖鋒槍,這些都是世界級別、威力最大火力最猛的沖鋒槍。
天哪,那是什麼阻擊步槍?反器材步槍?
那個紅臉大漢手中持著的竟然是巴雷特82a1阻擊步槍,那支是ppa公司的遠端怪獸阻擊步槍。
快看,那個身穿特戰部隊作戰服的大漢,懷裡抱著的就是我們國産的99重型阻擊步槍,子彈,12.7毫米,號稱裝甲戰車的一級殺手,一發子彈就可以穿透裝甲戰車的鋼板,我們整個總隊,只有一支,我連摸一次都沒有撈到。
那是什麼型號怪異特別的越野戰車?竟然還有兩輛外國的悍馬裝甲戰車,車上明顯的帶有一種導彈發射裝置,乖乖,太厲害了吧。
所有的警衛戰士和虎嘯特戰隊的戰士,都在認真的工作著,大樹裡檢查站到東風航天城還有3公裡的路程,天黑之前要完成任務,部隊要進駐航天城之內。明天就可以對航天城做最後的檢查。
太陽落山的時候,部隊終於來到東風航天城。
東風航天城”的由來有軍工單位的特色,2世紀6年代時,發射基地與燕京三個總部的有線電話長途通訊的秘密代號為“東風”,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東風基地”這一名稱。1992年8月11日,當時的江澤民總書記在視察基地時欣然題寫了“東風航天城”,從此人們就正式把這裡叫東風航天城了。如今,走在這裡處處可以發現“東風”的字樣。不論幼兒園、街道、賓館、市場等,都有叫“東風”的。
走進東風航天城,除了有發射和實驗任務期間為安全、保密做保障外,平時這裡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神秘,與一般的城鎮沒有多大差異。行走在這裡的街道上,就如同進入了一個現代城市。這裡的賓館和街道取名都極具特色,有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胡楊路、黑河路、紅柳路等。大型賓館分別取名“神舟”、“東風”、“航天”等。基地還擁有一個小型專用機場和自備電廠,常駐人口數千人。
戰士官兵們,看著江澤民總書記親筆題寫的:“東風航天城”,幾個紅色的大字,心情極其的激動。
這就是我們華夏國人民航天事業的驕傲,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航天城。
現在的航天城之內,所有的旅館飯店酒店,已經清空,禁止接待任何人。城內除了有邀請函的外國人之外,所有的外國人,都不允許停留在航天城之內,一切照相器材,包括手機訊號,全部遮蔽,但不包括軍隊內部使用的特別訊號。
王局長和李建他們站在將要接待a首長賓館的陽臺上,看著遠處高高聳立在夕陽下,一百多米的衛星發射塔,所有的戰士,心潮澎湃。
科技工作人員在塔上忙碌著。
遠處航天員居住的地方,更是戒備森嚴,武警官兵全副武裝,不讓任何人靠近。
飛船和火箭在做最後的總裝階段。
整座賓館,李戰天雲梅她們,把每個角落,搜查了一遍又一遍,在外圍安裝了監控裝置。
賓館之外1米之內的各個路口,都有武警官兵站崗巡邏。
外面的街道,早已冷冷清清,空無一人。
兩天之內,李建帶領警衛戰士們,把整個航天城。拉網式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確保做到萬無一失。
距離飛船發射的時間臨近了。
燕京首都機場,一架客機騰空而起,飛向酒泉。
數架最新式的戰鬥機,在空中盤旋警戒,護衛著a首長的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