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嬤嬤嘆氣道:“到時候做福窩的時候,盡量給她做出護著肚子的樣子,到時候再說兩句感動的話,咱們那五王爺估計就剩感動,再給賦詩兩首,也就完了。”
曹嬤嬤笑道:“男人可不就那樣,過兩天皇上再給賜兩個相似的女人,到時候估計連她的樣子都記不住了。”
宋嬤嬤站起身,伸個懶腰道:“成了,那位也快醒了,去把保胎藥給熱了端過來吧,咱們再堅持一個來月,也就輕鬆了。”
女人到底是調教出來的,即便是到了這時候,也是很鎮定的快步走回床上,然後道:“誰在外邊那?”
宋嬤嬤不疑有他,快步走了進來,看她正穿鞋脫鞋),趕緊低頭幫著給穿好。
女人低頭冷笑,自己這裡,早在出事的時候,連宮女帶太監的,都被處死了,這兩個嬤嬤以為知道了這些陰司之後,她們還能活著出去?不過是給自己陪葬罷了!
這女人的心機不可謂不深沉,知道了這樣的事情,也一如既往的該吃吃、該喝喝,絲毫不表露出驚慌之色。
只是,誰都沒發現,女人悄悄地藏起了一把小刀。
又過了三天,到了十五,忠信進宮請安的時候,兩個嬤嬤一左一右的跟在後面,就在兩個嬤嬤要將人帶回去的時候,女人突然拿出藏在袖子裡的小刀,割開了自己的肚子。
這樣的變故將人都嚇瘋了,這女人也是真狠,就這麼自己把孩子從肚子裡掏了出來,忠信這時是真的被嚇瘋了,跑過去抱住倒在地上,還護著孩子的女人。
女人將孩子交到忠信手裡,拼著最後一口氣說道:“皇上……要……要我們……們,娘倆一屍……兩……命,地方……地方……都找好……了,要我……做……福窩……騙你……”
後面要說什麼,沒說出來,但也能猜出來,忠信是恨得目眥欲裂,這時,他懷裡一弱的和小貓似的叫聲,暫時喚醒了忠信的理智。
忠順不顧髒汙,把孩子小心翼翼的放到女人懷裡,又把自己身上的蟒袍脫下來將娘倆包好,抱出了宮裡。
據說,那是個女嬰,但是,忠信親手埋葬女人之後,那女嬰是死是活,並沒有人知道,只知道忠信不顧一切的要去嵩山少林,大家都以為,這位情聖是要出家。
龍德帝對這個兒子本就沒有什麼感情,文不成武不就,成天就知道傷風悲秋地寫兩句狗屁不通的文章詩句,跟賈家那個賈政好有一比,所以,龍德帝根本不在意他去哪兒。
豐亨帝就更不在意了,又不是他兒子,所以,在兩皇默許下,忠信就這麼消失了。
果然,不久之後,就傳出了忠信要落發出家為僧的訊息,只是,最後,老方丈言其六根未盡、塵緣未了,最後,忠信只能帶發修行。
只是,忠信自己在少林寺附近蓋了個小廟,不接受香火,也不招待訪客,換句話就是,除了忠信身邊的親信之外,他再不見任何人。
時間長了之後,就是龍德帝都忘了自己還有這麼個逆子的時候,忠信竟然反了!
龍德帝和豐亨帝之所以沒預料到他會造反,不僅是他本人窩囊無能,更主要的是,他除了外家表兄左良玉之外,再沒有手握實權的人脈。
但是,要說左良玉能跟著造反,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說他造反,跟有人告訴龍德帝,忠順和賈赦拆夥了,也沒有什麼區別。
左良玉自幼父母早亡,被叔叔家,也就是忠信的外祖父收養,雖然大字不識一籮筐,但是,戰場上謀略過人,又英勇善戰。
而且,左良玉是個很忠心的人,忠心的有些認死理兒,他因為體恤士卒,曾經為了給自己的兵討回公道,得罪過高官,險些被按照叛國給斬了。
是當時的太子,也就是豐亨帝,聽說後給攔了下來,又讓四皇子去給調查,最後還了左良玉公道。
所以,左良玉是最恨人說他叛國造反的。
除非,下達命令的是豐亨帝本人,否則,任何人都不可能讓他興兵造反。
至於幫助他表弟忠信郡王,那就是扯淡。
這裡還牽扯著一些家族隱私,這左良玉早年家裡也是官宦人家出身,他的父親乃是賈家族長,無奈,左良玉還只有十來歲的時候,他父親就意外去了,不久,母親也沒了。
幾歲的孩子,自然是沒辦法掌控宗族的,於是,這族長的位置就落到了忠信的外祖頭上,也就是左良玉的親叔叔身上。
可以說,忠信母親進宮之後,這打點的錢,大部分都是左良玉父母留給他的錢財,而到最後,為了不讓左良玉有出息,甚至哄著不叫他讀書。
以至於左良玉最後無法,只能憑借小時候父親教導的騎射功夫,成年後又個高體壯,習武從軍,因善左右射,勇猛頑強,曾經得大皇子賞識,只可惜,最後陷害他的人,是大皇子妃的弟弟,大皇子選擇保小舅子,讓這位勇猛的帥將,徹底選擇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