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孝期不可飲酒作樂,賈赦除了逗弄兩個孩子之外,也就只能看看書了,因為這前世本身是真的除了與金石古玩相關的書籍,再不碰一下書本,所以,得到記憶後,賈赦只能藉著古玩知識,知道一些大概的歷史,但具體是怎麼回事兒卻不清楚。於是,賈赦讓人去給他買來有關歷史的所有書籍。
大家對賈赦這個要求一點兒也不新鮮,想要有過硬的識別古董能力,那就必須有強大的歷史功底兒,賈赦開始規劃整理這邊的歷史,宋朝之前的歷史,幾乎是完全一致的,唯獨到了南宋時,秦檜兒被金人收買,卻被一名叫陳星的小吏意外撞破,連人帶證據一起送到了皇帝面前,自然也就沒有了十二道金牌召回的事兒了。
嶽飛滅了金,大獲全勝,並獻上金兀術首級,卻因為皇帝疑心病重寒心,以自己連年徵戰,迫於暗傷已經無力再上戰場為由,告老還家,皇帝看嶽飛確實無心權勢,倒是徹底放下了疑心,嶽飛留下長子繼續輔佐皇帝後,就全家遷回河南湯陰縣。
留在京城的嶽飛長子,未免再走父祖老路,因功高震主而遭皇帝忌諱,不願再處處搶前,而當時撞破金人詭計,因而救下嶽將軍的那個小吏也憑此入了皇帝的眼,此人很有幾分才華,進言獻策,為百姓謀取了不少利益,包括這琉璃的普及,應該也與他不無關系,後人將他定位猶在海瑞之上。
可惜天妒英才,這人在而立之年就官拜丞相,但兩月之後,突然無故咳血,接著就英年早逝了。這小吏的病,別說百姓陰謀論了,就是皇帝都覺得他是糟了誰的道,後來此人昏迷時,皇帝更是將太醫院的聖手全部送過去,就連善於婦科的太醫都沒放過,可見皇帝對其重視。
就在皇帝氣的要砍了這些太醫的時候,這人突然醒過來坐起身,讓家裡的夫人等幫他穿好朝服,洗漱幹淨,接著起身寫了摺子命人送與皇帝,接著就倒在床上沒了氣息。這摺子裡到底寫了什麼,除了當時的皇帝之外,誰也不知道,但這人卻以文正公的諡號下葬,也是哀榮之至。
之後金人趁著朝廷痛失賢臣,朝中無能人時大舉犯邊。皇帝重新請嶽飛出山,給與了嶽飛很大的信任,嶽飛自然並沒有讓皇上失望,南征北戰,滅金之後,又為大宋打下大面積江山土地,可惜最後到底是因傷勢過重,再加上年老體弱死於戰場,諡號武穆,追封其為鄂王,屍體運回京中的時候,皇帝命人開啟棺槨,親提朱筆,為其後背的精忠報國的國字點上了點。
而此時,嶽飛的兒子們,除了第四子和其義子,也陸續全部戰死沙場,端的是一門忠烈。嶽四郎拼著重傷終於帶回自己父兄們的遺體,又配合著義兄,方得勝回朝,嶽四郎繼承爵位,二人拖著半條命,領著子侄們回到老家為父兄守孝看陵。
歷史至此是徹底拐了彎兒,皇上頒布了很多有用的利民之物,這次品琉璃,就是其中之一。中國人向來是,只要有人起個頭,那麼接下來,就會有各種創新各種進步,一時間國富民安,真正的做到了四海稱臣、萬國來朝,但時間久了,皇室後代就開始爭權奪利,不顧百姓死活,最後引起民憤,被本朝太祖皇帝帶著人發動農民起義,最後奪得江山。
賈赦看到這些,基本可以確定,那個光顧這裡的老鄉,估計就是這個救下嶽飛的文正公了,只可惜沒有人知道,這人最後到底寫了什麼給皇帝,但賈赦猜測,應該是一些利民的方子,還有說出岳家軍的重要性。
另外,他現在處在的朝代名為慶朝,國姓水。這是一個混合了明、清兩朝特色的年代,好在沒有明朝的宦官專政,也沒有清朝的金錢鼠尾,最主要的是,本朝對待商人很寬容,雖然在政治上因士農工商,商排在最末尾,但是,商人也可以參加科考改換門庭。
當朝皇帝龍德帝已年近半百,共有九子。太子如今二十有七,年近而立了,是元後所出,其餘皇子也都早已成年,奪嫡之爭已經拉開。皇長子為貴妃之子,身份雖不如太子正統嫡系所出,但卻佔著長,又有一奶同胞的弟弟三皇子幫著,勢力不容小覷。
四皇子為繼後之子,與太子關系親密,被太子視為左右手,其他幾皇子因身份地位不顯,倒是沒有太多想法,但也各自偏袒一邊,只是因為太子生而高貴,沒辦法像大皇子那般拉下臉來,和顏悅色的拉攏這些弟弟,所以,支援他的除了四皇子,就只有生母卑微、養在繼後跟前的九皇子。
賈赦基本已經確定,最後上位的十有八九是這四皇子了,因為一來這個皇子的行事作風,極為像雍正帝,二來,《紅樓夢》裡很清楚的說了,壞了事的老義忠親王是原太子殿下,而作為繼後之子,除了元後之子繼位,其他的誰上去都不可能容得下他,所以,四皇子在太子倒下之後,是掙也得掙,不掙也得掙。
還有,大皇子和三皇子是甄貴妃所出,這江南甄家未來可是要抄家滅族的,所以,這兩個皇子必然是沒有好結局的,最主要的是,九皇子今年不過十六歲,早早就跟皇上宣告瞭,自己這輩子只好龍陽,別給他整女人,沒地方擺。把皇帝氣的差點兒背過去,要不是皇後和四皇子死命護著,皇帝估計會一時氣急打死這個孽子。
但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這九皇子梗著脖子跟他老子道:“小爺看著那些女人就硬不起來,你要是不怕把那些大臣給得罪徹底,讓他們想反了你,那你就把人家閨女送我這兒來,不然就幹脆放任我就完了,反正你也不缺個傳宗接代的。”
龍德帝抖著手指罵道:“小爺?你跟誰稱爺那!朕今天就打死你個逆子,省的讓你氣死了!來人,給朕拖出去杖斃!”這把皇後嚇得,這小九生而喪母,出生就被抱到她跟前兒,又與沉悶的親子不同,這小九哄人的時候,嘴裡就跟抹了蜜似的,皇後疼他真就不比四皇子少。
一看皇上這是氣糊塗了,皇後也顧不得身份了,趕緊跪在皇帝腳邊哭道:“皇上開恩啊,您這是要逼死臣妾啊,臣妾生的那孽障老四,出生開始就繃著張臉,不知道的還以為臣妾欠了他幾萬貫錢,看著就覺得胃疼,臣妾素日就全指著小九這開心果,小九可比老四貼心的多,您這要打死小九,臣妾也活不下去了。”
龍德帝就是被氣急了,哪能真想打死九皇子?再怎麼著,那也是他親兒子不是?但金口玉言,卻不好直接收回成命,這會自然也就趕緊順著皇後的梯子下來了,只是面上不顯,一甩袖子扔下一句:“都是你慣得!慈母多敗兒!”就走了。
賈赦想了一下,就知道,這個估計就是最後新皇登基後,以豢養欒寵出名,被封為忠順親王的那個皇子了。賈赦挺佩服這愣頭青的,竟然真的敢頂著龍威叫號。不過,這也能看得出來,這小子確實得寵,換得別的皇子,就是有這癖好,也會藏著掖著,皇帝送來的皇妃,不喜歡就供著唄。
這邊賈赦剛剛理順了這些事情,就聽下人來報,林如海給他遞了帖子,想要第二天過來拜訪,賈赦想了一下回帖同意了。這第二天,正好是林海休沐,帶著一車的禮品過來,吃穿用度,都是很實用的。
賈赦讓林之孝斟酌著回禮,不能失禮了。賈赦親自在門口接了林海,領著他進了正堂,兩人落座之後,賈瑚和嬤嬤抱著的賈璉過來見禮,林海分別給了表禮之後,賈瑚就去旁邊屋子玩自己的弟弟賈璉去了。
二人先是閑聊一會兒,因早就知道賈赦喜愛金石古玩,就是從這起的話題,但是,很快林海就發現,這位因為妻子形容,從來沒被他瞧得起的大舅兄,真的是,除了四書五經這樣科考的東西,其他的都是信手拈來,見識更在他這個探花郎之上。
林海起了結交之心,言語間更是親近了幾分,之後感慨道:“我這讀書之人,到底是犯了人雲亦雲的錯誤,之前竟然誤認兄長是不可造就之人,如今卻是如海打臉了,兄長之才,乃是大才。”
賈赦擺手笑道:“這是誇張了,我自己並沒有什麼大才,只是藉著先人總結後,拾人牙慧罷了。再說,與你傳我是非的是你的妻子,她與我向來不和,她厭我得寵,我厭她眼高手低假清高,她說我什麼都並不為奇,而她是你妻子,你相信她更是無可厚非。”
二人只談趣聞,不談朝政,倒也是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就到了午時,一般人家都是早、晚兩頓飯,剩下的時間餓了就啃糕點之類的充饑。但是賈赦不行,他習慣了一日三餐,對於糕點這樣的副食,偶爾看書時用來噶噠牙還行,天天吃他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從搬出榮國府開始,就變成了一日三餐。
林海詫異了一下之後,自然是客隨主便,再說,不獨賈赦,其他也是有人家一日三餐的,因賈赦在孝期,倆人自是不能飲酒,飲食也是清淡的素齋,與之相比,榮國府榮禧堂史氏餐桌的雞鴨魚肉,就顯得很是不孝了,林海做為正統讀書人,自然是很在意這些禮節的,暗自決定,除了老丈人,還是遠著點兒榮國府吧。
作者有話要說:
在中國的歷史上,在唐代以後,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地想得到一個諡號--文正。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是不輕易地把這個諡號給人的。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物件,如範仲淹、曾國藩等。
諡法
逸周書·諡法解的記載為:
文: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
正: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莊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