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隨便問問。”江樾想起那天林川啃指甲的情景,那是心理狀態不穩定的表現。他略微眯起眼,看著天空不斷翻湧的雲層,金色陽光被厚重的白雲遮擋,留下一片沉鬱的蒼穹。
林川拿著筆記本走入電梯,按下頂層,他專注地看著樓層數字的不斷跳躍變化,腦內思緒萬千。
湯正被人謀殺、體內和注射器內的藥劑、奇怪的面具、還有提到面具時江樾的微小反應……
“叮——”電梯門應聲開啟,他大步邁出,走到檔案室門口,將右手放至掃描器,不一會門便開啟,林川攥緊了筆記本走進,之後被眼前之景驚豔。
他一直以為檔案室是昏暗且刻板的,但市局的總檔案室裝潢如同圖書館一般,不但擁有沙發和辦公桌,還有咖啡廳供人休憩,頭頂開了一個巨大的透明天窗,因為身處頂層,光線透過天窗射入,如同穹頂一般視野開闊。林川其實挺喜歡去圖書館,於是看到這樣的檔案室心情愉悅了不少,他不斷尋找著檔案櫃,最後在標著“a類”的櫃前停下腳步。
——“三年前?啊你說羅文那一案吧,我不太清楚那個案子哦,我是前兩年來的,不過我聽說未破的案子都歸在a級案件,小林警官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檔案室看看呀。”
溫蒂善意的建議還縈繞耳畔,林川走到檔案櫃前,不斷翻找著書脊上的案件名稱,他纖長的手指滑過一本又一本卷宗,突然,他看到一份標著“2130年東郊別墅”的卷宗,手指稍微頓了頓,而後又繼續往前翻找,最後停在寫著“2143年劇院”的檔案前。
應該就是這個了吧。林川將卷宗拿出,他停頓許久,看著2130年的檔案出神,最終還是決定將之拿下。
他找到一張空閑的辦公桌,攤開筆記本,拿出了自己考試前的複習勁頭,他剛要翻開檔案,只見封皮上有兩行小字:
檔案a21430621
負責人:江樾
林川不可置信地再確認了幾次,確定是自己認識的那個江和那個樾後,心生疑惑。
如果這起案件的負責人是江樾,也就是說他原先是警官,那他為什麼會變成警犬?他犯了什麼罪?
林川搖搖頭,先按捺住疑問,翻開了卷宗。
2143年6月21日,地點b市國際劇院,死亡人數12人,死亡的12人中有5位小孩,7位大人。其中有兩個三口之家,調查表示,當時是這五個家庭在劇院聽音樂會,隨後離奇身亡,每一個人的死狀各不相同,劇院的舞臺上擺放了一張長桌,鋪著白布,白布被屍體的鮮血侵染,紅的十分刺眼,這12具屍體被有意地放至長桌旁的座位上,左右各6具,中間的座位則空著,每一具屍體的手都朝著中間的空位擺放,彷彿是在等待它的救贖。
這樣的既視感,林川盯著那張照片陷入沉思。
最後的晚餐?
國際劇院是有許多知名藝術家會去獻才的地方,雖然在外部警備森嚴,但是劇院內部沒有設定“seer”系統,藝術家們聲稱“高尚的天堂不應被監視”,故政府只在劇院內部安排了警備人員和“監管者”,按理來說,這個殺人犯的犯罪心理數值絕對超值了,可當時卻並沒有警報,而警備人員皆在現場暈倒,之後對其進行心理審查時也沒有超值情況。
當時進行表演的交響樂團除了指揮以外其餘人皆表現正常,而指揮至今仍囿於牢獄,沒有有用的證詞,精神狀態十分恍惚,無法判定他是不是兇手。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為什麼偌大的劇院,如果有音樂會,不應只有這12個人來聽,但偏偏死亡的正是這12個人,就像是兇手在故意傳遞訊息。
翻到第二頁,檔案上也似乎想到這一點,寫明瞭死亡的家庭中每個人的身份,林川一覽下去,大到廳長小到警局隊長,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是政府官員。
而人事廳廳長的名字羅文赫然紙上。
也正因為牽扯到太多官員,這一兇殺案被政府扣下,封鎖了訊息,怪不得三年前自己根本沒聽說有這個案件
林川越發覺得蹊蹺,繼續往後讀去,只見最後作案手法一欄只有兩個字:
催眠。
“催眠?”林川驚詫地看著這個由江樾親手寫下的荒誕結論,這就彷彿是在一本唯物主義的書卷中看到唯心甚至神化的言論,荒唐至極。
不過話說回來,林川看著自己寫的筆記,筆在本子上輕輕磕打,沉思道,湯正這一案又正好出現了與三年前有關的線索,而之前的訊息已被封鎖,羅文的死應該不會有很多人知道,且湯正和三年前的兇殺案並無任何關系,那這張來路不明的面具是巧合,還是三年前的延續?
“啊啊,想不通。”林川小聲地撓撓頭,而後將桌上的資料卷宗都整理起來,走向咖啡廳。
咖啡廳裡人很少,服務員都是ai智慧,寧靜的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咖啡香,林川隨便找了個空位坐下,點了杯咖啡後便繼續看起資料。
他的筆記只有自己能看懂,亂而複雜,基本上是想到什麼寫什麼,若是思路錯誤又全部潦草地劃掉,整個頁面看上去十分淩亂無序。他皺著眉頭看了看這令人煩躁的字型,嘆了口氣翻開新的一頁。
輕微的翻頁聲被座椅的拖動聲掩蓋,林川抬頭看去,只見江樾拿著幾本很厚的文典若無其事地坐下,注意到林川的視線,便與他對視,微微點頭以示問好。
林川眨了眨眼,突然反應過來——自己正在看可能稱得上是江樾的一塊心病的東西,這面對當事人,還是有點違和。於是他立馬將自己的黑皮大筆記本胡亂地往檔案上一蓋,尷尬地向江樾笑了笑。
江樾看著他這一系列不自然的舉動,低下眸子翻了翻書,不以為然道:“有句話不是說得好嗎,好奇心害死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