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了,患者都死了三四天才被人發現。屋內只剩下一些發酸變質的中藥汁,藥渣估計已經倒出去了。”
想到已經報了案,作為重點嫌疑的藥汁,應該已經帶到了派出所。
葉明雨道:“我對辨認藥材比較有天賦,不如我們去派出所看看?或許能發現什麼?”
院方也是希望能洗清冤屈的,那樣雖然最後還是會息事寧人多少賠點錢,但總比現在這樣好。
於是,彭洪森便做了安排,讓葉明雨親自去看已經送過去做檢查的藥汁。
檢驗科的人對此很困擾,一般來說,做中藥理化鑒定,化驗出藥品成分,是有前提的。必須有所測物件的標準資料和對照品。
醫院按要求也提供了藥方和藥材,他們化驗起來,卻還是很困難。
因為發酸變質,幹擾太多了,很難再驗出藥物成分。
“請把整體樣本給我看看。”葉明雨對化驗員道。
因為已經打過招呼,化驗員倒是很配合。
“消耗了大概一百毫升,其餘都在那裡了。”
葉明雨一看,是個不鏽鋼盆裝著的藥液,都已經發黴了,足有大半盆。
“按照患者死亡時間和看診時間來推斷,患者應該只喝了一次藥,當天夜裡就斃命了。”
葉明雨走上前去,裝樣子一般聞了聞鐵盆裡的的藥液,又用手指探了探,然後又觀察色澤,嘗了味道,沉思了好一會才道:
“從藥性濃度來看,她應該是把三副藥一起熬了,而且喝掉的那一部分,濃度相當高!”
湯正志這才想到一種可能性:
“會不會是她熬藥的時候,忘記了時間,第一次煎煮熬得快幹了,導致藥液濃度過高。而受害人先喝了第一份的藥,再進行了後續煎煮和垃圾處理?”
很多人煎煮中藥飲片會偷懶,把三副藥一起熬煮。這樣的操作,需要把煎煮三次的藥汁混合在一起再飲用更科學。
所以如果事實真是如此,那患者喝到超量的有毒成分,就說得過去了。
這種推測,還要等到化驗出藥液的成分,再進行對比佐證。
“這藥裡,沒有桔梗,只有人參。”葉明雨又說了一條結論。
“什麼!”湯正志震驚在了原地。“怎麼會有人參!”
十八反中,藜蘆和參類的配伍是明顯的禁忌。
藜蘆毒性強烈,如果沒有其他剋制的藥物,而與人參搭配,則相當於火上澆油,人參補元氣,但要進入消化道才能發揮作用,不然,則會加重毒性與加倍損傷元氣。
他不可能開人參入藥,事實上單方也證明瞭他的清白。
也就是說,患者一次性服用了加倍的藜蘆和人參,這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沒有桔梗,取而代之的是人參……
湯正志沉吟著,終於想明白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炮製後的人參與桔梗,在外形上非常相似,甚至有人拿桔梗作假冒充人參。
而這位患者的單方裡人參替代了桔梗,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性了,藥房抓錯藥了!
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拿人參去替代更廉價的桔梗的,所以只能是,填裝藥櫃的人,把兩者放反了位置。
那麼,這應該不是個例。
“我們必須馬上通知科長和院長!”
出了派出所,湯正志立刻道,還沒上車,他就立刻給彭洪森打了電話,說明瞭他們的推測。
彭洪森馬上親自帶人到藥劑科的中藥房進行突擊檢查,果然發現,放桔梗和人參的抽屜,兩種藥材放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