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戰告捷,城牆之上的守軍皆極為振奮,尤其是傷亡統計結果出來後,發現己方傷亡不過五百多人,而叛軍卻傷亡上萬,讓將士們信心更加充足了。
叛軍退卻之後,丟下將近四千屍體和六千多傷兵,對於重傷垂死的叛軍士卒,自然是補上一刀送他們一程,而輕傷計程車卒則被粗暴的抓入城中做了俘虜。
袁崇煥、曹化淳、王德化、張勇軍等人入宮報捷,自然令得張嫣和一眾大臣喜笑顏開,獲得滿朝讚譽。
反觀在京城十里外的一處營寨的大帳內,朱由崧愁眉不展,一直靜坐不動,帳內各將,以及以張溥為首的幕僚們皆是沉默不語,一片死氣沉沉的模樣。
十日前朱由崧逃出京城,在英國公府和定國公府為首的勳貴世家支援下,以及江南各大世家的財力支援,朱由崧很順利地獲得了北衛六軍的兵權,得到七萬大軍的支援。
之後朱由崧更是出動軍隊掃蕩京城周圍的鄉鎮村莊,拉來三萬壯丁進入軍伍,湊足了整整十萬大軍,以泰山壓頂之勢,兵臨北京城下。
反觀京城內的朝廷軍隊,自從崇禎把京營精銳拉出去救援大同之後,兵力極為空虛,只剩下大貓小貓兩三萬人罷了。
在朱由崧等人想來,朝廷雖有北京堅城據守,但以十萬對三萬,怎麼也是一個速勝的局面,可沒想到第一天全力進攻就遭遇當頭一棒,被守軍打的丟盔棄甲,傷亡上萬。
尤其是張世豪、徐允楨兩位國公世子的慘死,朱由崧至今都不知該如何向英國公和定國公交代。
兩位國公年紀老邁,都是一隻腳已經踏進棺材裡的老朽,倘若朱由崧直接告訴他們,說你們精挑細選出來的國公繼承人死在戰場上了,怕是兩位老國公不得一命嗚呼才怪。
可偏偏在場的大部分將領都出自英國公府、定國公府一系,朱由崧帶著張世豪、徐允楨上前去挑釁守軍,最後卻只有朱由崧逃了回來,張世豪和徐允楨都被大炮轟死了,連個全屍都找不回來,眾將心中對朱由崧肯定是大為不滿的。
只是他們已經上了朱由崧的賊船,即使向朝廷投降也不會得到寬恕,也只能跟著朱由崧一條大路走到黑了。
大帳之內,眾將皆一言不發,彷彿是一種無聲的反抗,令得帳中氣氛頗為尷尬。。
良久,朱由崧嘆了口氣:“難道攻破京城就那麼難嗎?我等可並沒有後路可退了,無論是邊鎮援軍趕來勤王,還是韃子挾崇禎來攻,我們都是死路一條啊!”
賬內又是一陣沉默,雖然叛軍如今還佔據了兵力上的優勢,可北京城號稱天下第一堅城,自然不是浪得虛名,更何況朝廷守軍的火炮犀利之極,對叛軍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想想看,叛軍集中兵力攻城,可頭上卻不時落下幾枚炮彈將士卒們炸得粉身碎骨,那誰能承受得住啊!
朱由崧發問,可賬內卻無人應答,顯然大家對白天的慘敗仍然心有餘悸,似乎沒有太好的辦法。
朱由崧向左手邊第一位的將領問道:“王將軍,你乃沙場宿將,說說看,到底該如何才能攻破京城?”
王賀站起身來,向朱由崧施禮道:“殿下,諸位將軍,末將以為我軍應該發揮兵力雄厚的優勢,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向京城發起進攻。
須知道,守軍不過區區兩三萬人,我軍還剩下九萬,平均分到四個方向軍,都有兩萬多人,而守軍分到四門防禦,只不過七千多人。
以兩萬餘對七千餘,我軍四個方向都佔據兵力上的絕對優勢,而無論哪一門被我軍攻破,我軍都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朱由崧聞言眼前一亮,這王賀的建議顯然是一個妙計,他之前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王賀接著補充道:“此外,守軍之所以炮火犀利,皆因所有火炮集中起來用的緣故,倘若我軍分出四路進攻,守軍火炮四路分攤,其火力輸出必定大為降低,對我軍便沒有多大威脅了。”
“好好好!”朱由崧撫掌笑道:“王賀將軍此計甚妙,東路軍便交由你指揮吧!”
王賀應道:“謝過殿下,末將必不辱使命,為殿下拿下東門。”
朱由崧笑道:“王將軍孤自然是信得過的,諸位將軍,還有誰願意率領南西北三路大軍,為孤破此堅城?”
“末將願往!”
朱由崧聲音落下,便同時有十多位武將齊刷刷地站了出來,爭奪南西北三路大軍之主將。
朱由崧見狀,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此多將軍願意自告奮勇,爭奪三路大軍主將之位,說明軍心可用啊!
隨即,朱由崧便點了三位將軍的名字,任命他們為南西北三路大軍主將。
最後,朱由崧目光轉向張溥,帶有幾分希冀的問道:“老師,你向來足智多謀,才華不遜諸葛武侯,可有計謀速破京城?”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