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聞言,心緒不由稍稍安定下來。
是啊,群臣可以不信任洪承疇,不信任孫傳庭、盧象升等後起之秀,可對於邊軍,群臣還是比較放心的。
大明時至今日,也就邊軍還算有幾分戰鬥力,駐紮在寧遠的遼西軍,更是天下戰力僅次於建奴的第一等強軍。
雖然邊軍向來聽調不聽宣,唯有朝廷撥付軍餉才能令他們動一動,但如今崇禎有的是錢,命令邊軍征剿秦王還是沒多大問題的。
想到這點,黃立極心中的擔憂已經散去大半,不過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是向崇禎建議道“既然如此,現在應該立即通知陝西、陝西邊鎮方面隨時做好征剿秦王的準備,以防萬一。”
崇禎點點頭道“具體的事宜內閣和軍機處商量著辦,儘快給朕拿出個章程來。不過朕有幾點要求,其一,對秦王用兵先交由洪承疇負責;其二,除惡務盡斬草除根,秦王一脈決不可留;其三,朝野之間,無論是誰,若是跟秦王暗通曲款、坑壑一氣,當九族盡誅,一體滅絕”
群臣聞言皆心中一寒,繼而紛紛站立起來,對崇禎躬身一拜,道“臣等,遵旨”
朱由檢提出的這三點要求都很合理,雖然群臣對洪承疇領兵還頗有些疑慮,可洪承疇就任延綏巡撫以來,確實令得曾有星火燎原之勢的陝西民『亂』迅速平定下來了。
而且洪承疇身邊還有孫傳庭、盧象升、楊嗣昌等良將輔佐,即使不敵秦王,也能把叛『亂』暫時控制在陝西境內,不會讓秦王一下就形成席捲天下之勢。
至於第二條嘛就頗有些耐人尋味了,謀反的秦王和天子同為皇室宗親,但陛下卻下定決心要將秦王一脈誅盡殺絕,這絕非仁君所為啊
當然這也能理解,畢竟歷史上皇位爭奪都是非常殘酷的,即使被公認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不也有殺兄宰弟且為樂的黑歷史嗎
況且當今天子可從來不以仁厚著稱,自他登基以來,管你什麼貴族勳戚、朝廷重臣、文宗大儒、士林領袖,若是膽敢與當今作對,當今的手段可是簡單粗暴得很,全都一殺了事。
在大明曆代皇帝中,崇禎的殘暴足可以排上前三名,僅次於太祖、成組。
是以,崇禎要對秦王一脈誅盡殺絕倒也沒有出乎群臣的意料之外,看來秦王一脈怕是要完蛋了。
至於最後一條,想必便是崇禎對朝野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嚴正警告,崇禎對統治階級的殘暴殺戮早已引起無數人的不滿,趁著秦王起事之機,想都不用想,肯定會有無數人為秦王起事方便,甚至直接加入到秦王這一邊,和秦王一起搞事,把崇禎拉下馬來。
崇禎對於這些人,根本沒什麼好說的,唯有殺戮才能震懾他們,一旦發現他們有作『亂』之舉,那就給他們安排一個九族一體誅絕的下場。
就在國事會議進行到尾聲的時候,盧九德突然悄然走進西閣中,將一封奏報交給王承恩。
王承恩檢查數遍,發現沒有任何異樣,方才來到朱由檢身邊,將奏報交到朱由檢手上。
看到盧九德和王承恩的異樣舉動,群臣心中皆好奇以極,畢竟現在正進行著國事會議呢,盧九德卻不惜干擾會議也要把奏報交給皇上,說明一定是出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盧九德才做出這種不合理的舉動。
朱由檢蹙著眉頭,開啟奏報一看,當即『色』變。
黃立極見狀心中頓時咯噔了一下,不由擔憂的道“陛下,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