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之中,朱存樞和張溥分主賓坐下,林必成、張永江等幾位心腹幕僚則在兩旁作陪,朱存樞看著張溥道:“本王聽聞張先生如今尚還揹負著皇上龍筆御批的通緝令,且本王身為皇上的長輩,關係莫逆,難道張先生就不擔心本王將你拿下,交給皇上處置嗎?”
張溥自信的道:“在下既然敢來,自然無需擔心王爺對在下不利。”
“哦?”朱存樞不由一愣,道:“張先生有何底氣?”
張溥淡定的道:“理由很簡單,所謂敵人的敵人正是天然的朋友,在下受崇禎通緝,倘若想重見天日,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公共場合,那麼唯一的途徑便是把崇禎拉下馬,換個人來當皇帝。
而王爺作為大明諸藩之首,神通廣大,想必此時已經得到了訊息,崇禎已然生出了削藩之意,準備強召王爺入京長住,把王爺圈養起來,並以國家大義捆綁王爺,要求王爺以市價的三成,把秦王府兩百多年積累下來的產業賣給朝廷。
崇禎此舉無疑大大侵犯了王爺的利益,在下料定王爺絕不會束手就範,這才敢冒著被王爺拿下交給朝廷的風險,前來拜訪王爺,尋求合作。”
朱存樞聞言不禁眼睛微咪了起來,端著茶杯心中沉『吟』不已,張溥確實所料無誤,他心中自然不甘將秦王府兩百多年來積累的產業拱手相讓給崇禎,倘若崇禎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強召他入京的話,他唯一的途徑,只有造反一途了。
而歷來造反大事,須得有人有錢有糧才行,眼前的這位張溥,身負江南第一才子之名,想必才華謀略都是出類拔萃的,如果能為自己所用,這造反大事可就多了幾分成算了啊!
況且朱由檢自從登基以來,已經將貴族、武將、官僚、士紳通通得罪個遍,雖然他透過抄家滅族獲得大筆錢銀並掌握了京營兵權,但隱患已經埋藏在每個食肉者的心裡,一旦有人將其引爆,是不是就能把崇禎炸了個粉身碎骨呢?
大有希望呀!
眨眼間,朱存樞心中已經閃過無數念頭,他泯了一口茶水,緩緩說道:“張先生不妨說說看,到底跟本王怎麼個合作法?”
張溥猛地抬起頭來,大逆不道地直視著朱存樞的雙眼,緩緩的道:“在下有一計,可令王爺登上那無數人孜孜以求的九五之尊之位!”
“什麼!”朱存樞先是一驚,繼而勃然大怒地指著張溥,呵斥道:“張溥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汙衊本王造反!”
其餘心腹幕僚也紛紛站了起來,怒視張溥,大有一言不合,便要將張溥拿下之意。
然而在朱存樞和眾幕僚的目光『逼』視下,張溥卻顯得非常的平靜,絲毫不受影響,反而是無比從容淡定的道:“在下只問王爺一句:有無問鼎天下至尊的雄心壯志?如果有,在下便助王爺達成所願如果無,在下無足輕重,王爺大可將在下拿下,交由官府處置。”
朱存樞豁然站立起來,居高臨下,以無比森冷的目光盯著張溥,直到過去了十數個呼吸,張溥仍然面不改『色』,朱存樞這才放聲大笑道:“哈哈哈!好一個張溥,果然不負江南第一才子之名,既然你有如此膽『色』,那麼本王不妨直言相告,本王確實有意逐鹿天下,還請張先生助本王一臂之力!”
張溥同樣站立起來,向朱存樞拱手行禮道:“王爺客氣,在下和王爺目標一致,皆有扳倒崇禎的心願,自然會全力襄助王爺,達成問鼎天下之志氣。”
“好好好!”朱存樞頗有些激動的道:“有張先生襄助本王,本王大業可成矣!剛才張先生有言在先,稱有一計可助本王達成心願,還請張先生不吝賜教。”
張溥道:“在下甘冒奇險敢來拜訪王爺,可不會空手而來,林楓,把助捐名冊交給王爺過目!”
那名叫林楓的小書童聞言,當即從貼身的口袋裡,掏出一份名冊,畢恭畢敬地呈獻給秦王。
秦王朱存迫不及待開啟名冊一看,不由擦了擦眼睛,再看一遍,這才半信半疑的道:“張先生,這份名單裡的族長,和認捐的一千萬兩紋銀、三十萬擔糧食,可是當真?”
“當然!”張溥篤定的道:“自從崇禎命張朝忠下江南禍害地方之後,江南上上下下可謂苦崇禎久矣,倘若王爺能振臂一呼,號召全天下一起來推翻崇禎的暴政,江南北上而來的銀兩、糧食,必源源不斷供給王爺取用。”
朱存樞向張溥行了一禮,正『色』道:“如此,本王多謝張先生和諸位善長仁翁的慷慨解囊了,本王發誓,倘若本王能順利取得天下,必不負諸位對本王的厚愛。”
張溥亦拱手還禮道:“不敢當王爺如此大禮,在下和江南諸位族長拭目以待,期待王爺能早日達成所願,君臨天下。
此外,在下還有一計,可令王爺奪取天下十拿九穩,就看王爺能不能下得了這個狠心了?”
朱存樞忙不迭問道:“計將安出?”
張溥一字一頓的道:“聯絡蒙古,裡應外合!”
“什麼?!”朱存樞聞言,不禁大聲驚呼起來。
……
目送張溥離開王府,書房中朱存樞仍然左右為難,為張溥所出的計謀而煩惱不已。
林必成、張永江等心腹幕僚見到朱存樞魂不守舍的模樣,開口問道:“王爺,是否還在為張溥所出之計而愁眉不展?”
朱存樞點點頭道:“張溥之計不可謂不毒辣,可本王畢竟是太祖子孫,倘若用了此計,即使取得天下,也難逃史筆鞭撻啊!”
林必成向朱存樞拱手一禮道:“王爺,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以史為鑑,隋唐之際,李世民為了奪取天下,不也聯絡突厥滅了唐朝之敵嗎,後來李世民臥薪嚐膽,打得突厥四分五裂,史書不照樣稱讚李世民為千古一帝!”
張永江亦附和道:“是啊王爺,須知道,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所書寫的,倘若王爺敗了,那便是大逆不道的反賊可若是王爺勝了,史書該如何記載此事,不都由王爺說了算嘛!”
朱存樞聞言眼睛越發明亮起來,向兩位幕僚誠摯說道:“多謝兩位先生開導,本王差點當局者『迷』,陷入魔障了!也罷,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本王為天下蒼生計,即便折損一些虛名又有何妨!”
喜歡回到大明當崇禎請大家收藏:()回到大明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