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負責監斬的刑部尚書蘇茂相反應過來時,法場圍觀的百姓們都漸漸鼓譟起來了,看向蘇茂相的眼神中分明透『露』出憤怒。
一位儒生站了出來,朝蘇茂相喊道“蘇大人,趙大人那麼好的官,為何要遭此橫禍”
隨著儒生的質問,頓時就引發了大家的憤怒,尤其是有望進入官場的儒生們,更是分外不能容忍趙喬偉被斬首示眾的下場。
他們以人度己,心想趙喬偉正四品的大官貪點小錢錢都要被開刀問斬,倘若自己進入官場為國效力貪汙腐敗,豈不是同樣難逃一刀
為了日後能心安理得地為國效力貪汙腐敗,他們無論如何也要攪『亂』法場,『逼』迫朝廷取消趙喬偉梟首示眾的刑罰。
“對趙大人那麼好的官,卻被錦衣衛栽贓陷害,朝廷不公”
“朝廷不公,我們不服若是不能赦免趙大人,咱們就去敲登聞鼓,由天子來聖裁”
“同去同去”
聲音越來越大,不單單是儒生在叫囂,被鼓動起來的百姓也紛紛加入儒生行列,為趙喬偉打抱不平。
蘇茂相知道自己必須要站出來說話了,否則真讓百姓們敲響了登聞鼓,非但皇帝面上不好看,自己也很可能名聲盡毀,再難以在官場上混跡下去了。
事關自己的官場前途,蘇茂相必須站出來說明情況。
雙手連連下壓,圍觀計程車林百姓也算給蘇茂相面子,刑場漸漸安靜下來。
原本蘇茂相對安靜下來的場面感到滿意,可他突然間一下面對著這麼多雙眼睛盯著,壓力山大。
“爾等且稍安勿躁,趙喬偉雖有不錯之官聲,但收受賄賂一事證據確鑿,不容辯駁。”
聽到蘇茂相這番說辭,圍觀群眾不滿的情緒並未緩解,反而越發炙熱,蘇茂相心中凜然,接著說道“趙喬偉收了十萬兩賄賂,他自己也認罪了的,按大明律他非但要被斬首示眾,還得處以剝皮之刑。陛下仁慈,免去了他的剝皮之刑,這已經算是法外開恩了”
然而蘇茂相的這番說明並沒有卵用,下面越發『騷』動起來,竟向著刑場靠近,蘇茂相見狀聲音不由提高了八度“趙喬偉是被陛下欽定的斬刑,爾等還敢違旨抗命不成”
突然聽到趙喬偉是被皇帝欽定判處斬刑的要犯,圍觀百姓的腳步突然頓住。
在這個年代,皇帝的權威還是很深入人心的,百姓們敢質疑官員,卻不敢質疑皇帝,畢竟皇帝是真的可以滅人九族的。
百姓們雖然盲目從眾,但也不是傻子,在事不關己的情況下激於義憤,跟著你嚷嚷兩嗓子當然沒問題,但若要他們冒著被誅九族的風險違逆皇帝旨意,呵呵,誰還真當百姓是傻子啊
囚車上的趙喬偉見狀急了,當即大喊道“本官是被錦衣衛屈打成招的,本官要見皇上,當面向皇上說明冤情,本官絕對沒有收受賄賂,都是錦衣衛陷害本官”
儒生們趁機嚷嚷“趙大人是冤枉的,咱們去敲登聞鼓,讓趙大人的冤情上達天聽,為趙大人洗清冤情”
“對大家一起去敲登聞鼓,當今皇上乃士林百姓皆交口稱讚的仁義之君,絕對不會為難我等的,我等要為正義發聲”
“沒錯陛下仁義千古罕見,名聲直追趙宋仁宗,不但不會問罪爾等,反而會嘉獎我等見義勇為”
在趙喬偉和書生們的鼓動之下,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再次躁動起來,蘇茂相可是沒轍了,只翻來覆去的大喊“你們切莫自誤這是威『逼』聖上,是要殺頭頭”
然而蘇茂相的警告並沒有什麼卵用,圍觀百姓已經鼓譟起來了,沒人聽清蘇茂相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