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
“大明萬歲!”
六匹清一『色』白馬拉著天子御駕每經過一個軍隊方陣,每個士兵盡皆抬頭挺胸,朝著崇禎行注目禮,並高呼“吾皇萬歲”。
而崇禎則向軍隊方陣揮手致意,並對著銅製喇叭回喊“大明萬歲”,和軍隊方陣喊出的“吾皇萬歲”遙相呼應。
這一套自然是朱由檢op自後世大閱兵時,大領導和軍隊方陣“首長好”和“為人民服務”的呼應。
吳三桂此時也站在步兵方陣之中,當他看著崇禎御駕從他身邊經過時,並沒有如劉邦項羽一般,生出“大丈夫生當如是”或“吾可取而代之”的想法,反倒是面上一片虔誠之『色』,恨不得立刻上陣殺敵,攜敵首級以報君王。
這也難怪,吳三桂今年才十七歲,正是熱血衝動的年紀,人生中第一次見到至高無上的大明天子,怎不叫他激動難耐?!
而且數個月前吳三桂經由其父吳襄和舅舅祖大壽推薦來到西山軍校,在軍校裡受到了忠君愛國的正面教育,是以他成為崇禎的腦殘粉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至於左良玉和祖可法這兩個天『性』自私涼薄之人,對崇禎倒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只是心心念念懷著一股出人頭地的念頭,喊“吾皇萬歲”時喊得特別大聲,渴望能得到崇禎的關注,從而一步登天、飛黃騰達。
只是他們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了,崇禎對他們並沒有特別的關注,倒是讓他們心中好一陣失落。
而張獻忠看到崇禎倒是滿臉感激之『色』,他在徵兆進入西山軍校之前,原本只是區區一名邊軍低階軍官。
但他生『性』剛烈,為人義氣,愛打抱不平,因為手下一名同鄉之妻被一名千戶官『奸』汙,張獻忠看不過眼便為同鄉出氣暴打了千戶官一頓。
那千戶官由此懷恨在心,找藉口給張獻忠按了一個不尊上級違抗上命的罪名,要拿他斬首示眾。
然而就在張獻忠押上刑場即將被劊子手一刀梟首的關鍵時刻,卻傳來了張獻忠被朝廷徵召入京,前往西山軍校學習兵法的命令,張獻忠由此逃過一劫,
追本溯源,原來張獻忠由於在邊軍中表現突出,被另一名千戶官看中,想要找他做上門女婿,於是便在西山軍校的推薦名單中填上了張獻忠的大名。
誰也沒想到,恰恰是這張推薦名單,成為了張獻忠的救命稻草。
由於九邊軍鎮的將領們皆不想把自己手下最能打的基層軍官派遣入京,張獻忠這個小小的邊軍小官,竟一路過關斬將,成為西山軍校徵兆令中的一員。
張獻忠進入西山軍校後,聽聞西山軍校的徵兆令正是由崇禎親自簽發的,因此,生『性』重義的張獻忠便把救命之恩算到了崇禎頭上,對崇禎的忠心程度非常高。
雖然閱兵的時間僅有區區兩炷香的時間,但崇禎一路都要保持腰身挺立的姿態,還要不斷向沿途將士揮手示意,高呼大明萬歲,崇禎身體還是感到了陣陣疲累。
不過檢閱軍陣時看著將士們對自己的崇高愛戴,朱由檢覺得這一切疲累都是值得的。
尤其是閱兵的過程中,他夢迴後世的幾次國慶大閱兵,著實享受了一番後世大領導的裝『逼』快感。
他彷彿看到了自己一聲令下,大明鐵騎碾壓八荒,大明軍隊吊打全世界的場面。
可惜宮廷軍樂隊條件還比較簡陋,還無法奏出類似《義勇軍進行曲》、《蘇維埃進行曲》這樣的雄壯樂章,讓人感覺有些美中不足。
不過勇衛營和新軍只是訓練了幾個月,能做到這種程度崇禎已經感到很滿意了,待未來大明消滅了建奴邊患,明軍有足夠實力吊打全世界時,再來舉辦一次大閱兵,想必便能彌補心中之憾了吧。
……
與此同時,蘇州府一處酒樓包廂之內,十幾名身著錦繡綢緞,顯得富態十足計程車紳這會兒正聚在一起集會。
只聽得其中老者滿臉悲悽道:“諸位,錢謙益此賊享受我等士紳供奉,卻吃碗麵反碗底,屠戮我等家族傑出子弟,此仇此恨,不共戴天,若此生無法報償,老夫即使死了也咽不下這口氣!”
這名老者,正是帶頭髮動暴動計程車子首領王齊的父親王金榮,原本王家對王齊寄以無限厚望,把他視為帶領家族更上一層樓的唯一希望。
可這個家族希望,卻被錢謙益一手斬滅了,這如何叫王金榮不對錢謙益恨之入骨?!
另一名家族中也有士子死於錢謙益屠刀下的老者帶著痛恨之『色』道:“錢謙益大逆不道,使得我等家族傑出子弟紛紛隕落,尤其更不能令人忍受的是,錢謙益此人居然以我等家族子弟的人頭作為進身之階,成為崇禎朝中的大紅人,簡直是欺人太甚!”
眾人聞言,皆義憤填膺起來,對錢謙益一片喊打喊殺之聲。
王金榮環視眾人道:“諸位,錢謙益如今身居順天府尹這等位高權重之職,且又因屠戮我等家族子弟作為投名狀,獲得崇禎的極大信任,短時間內,我等是奈何他不得的。
但常言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錢謙益身居高位我等雖無可奈何,可錢謙益一族卻在我等眼皮底下,相信只要我等聯合起來,湊上一筆金銀,收買賊寇將錢謙益一族滅門,當非難事。”
眾人聞言眼前一亮,其中一名中年人道:“王兄所言極是,錢謙益一族皆居住在常熟一帶,此地離太湖距離非常近,只要我等湊上一筆金銀,買通太湖水賊,趁夜將錢謙益滿門誅絕,必萬無一失矣。”
王金榮撫掌笑道:“正是如此,太湖水域遍地水賊,想要收買水賊滅人滿門非常容易。若將錢謙益滿門誅絕,說不定錢謙益悲憤交加之下,便一命嗚呼了呢!”
眾人聞言,皆無比振奮,彷彿已經看到了錢謙益因為滿門盡沒而口噴鮮血一命嗚呼的場面,七嘴八舌地爭相出著主意,商量該出多少錢,買通哪一夥太湖水賊,方才把滅錢謙益滿門一事做的萬無一失。
喜歡回到大明當崇禎請大家收藏:()回到大明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