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地攤的小販們往往一看到穿制服的人過來,便大叫一聲“走鬼啊”,然後推著小攤車拼命逃竄,而執法人員們則窮追不捨。
京城裡的趣事除了殺頭戲和五城兵馬司的拆分外,再接著便是於崇禎元年元月二十一日正式發行的《大明旬報》流傳開來了。
《大明旬報》兩疊八版,內容非常詳實,可售價卻非常便宜,只要二十文錢。
區區二十文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無論士農工商、男女老少,只要掏出二十文錢就能買回報紙先睹為快。
報紙裡面不僅有關於崇禎發表的各種言論,還有朝堂官員的升遷公告和朝廷政策的各種解讀,甚至連上不了檯面的小說家言居然也能刊發在報紙上連載。
是以《大明旬報》一經刊發便引爆京城,無論是官僚士紳還是平民百姓,只要是識字之人便爭相踴躍購買。
不過京城百姓的識字率雖然比大明各地百姓普遍要高一些,但也不過區區兩三成罷了。
在《大明旬報》火爆全城的情況下,為了吸引不識字的百姓到酒肆茶樓消費,聰明的掌櫃便僱傭窮酸書生在酒肆茶樓中讀報,倒是讓全城百姓都對《大明旬報》趨之若鶩起來。
尤其是《大明旬報》中明文刊發了崇禎所頒佈的“永不加賦”旨意,令得全城百姓無不欣喜若狂,人人高呼天子聖明,家家戶戶爭相給崇禎擺上牌位,祈禱崇禎長命百歲,萬壽無疆。
崇禎透過這條“永不加賦”的旨意,一掃之前京城百姓由於接連發生的兩次叛『亂』對崇禎所產生的負面觀感,崇禎的民意支援率一路飆升,簡直達到了百分之百的程度。
而在報紙上被掛出來批判的韓爌、周延儒、霍維華、李承祚、張之極、劉世安、顧名武、張大奎、黃德彪等『亂』臣賊子們那可就名聲掃地了。
隨著《大明旬報》將這些『亂』臣賊子的罪行全部刊登出來,並添油加醋把許多不存在的罪名扣在他們頭上。
一時間,在讀書人中名望甚著的『亂』臣賊子們,在老百姓眼中成為和秦檜相提並論的『奸』臣,受盡百姓唾罵。
此時一座名為風雅樓的茶樓中,讀報員才剛剛唸完韓爌、周延儒、霍維華等人陰謀刺殺天子的罪行,便有顧客拍案而起,脫口罵道:“這些該死的『亂』臣賊子,不僅在民間大肆收刮民脂民膏迫害百姓,甚至連弒君之事也能做得出來,皇上誅殺他們九族還真是大快人心啊!”
“沒錯,當今皇上多好啊!登基還不到半年便下了‘永不加賦’的聖旨,說明皇上心心念念都是咱們老百姓,這些『亂』臣賊子怎麼忍心去殺這麼好的皇上?!”
“『亂』臣賊子都該死!”
“他們必須下地獄!”
與此同時,在風雅樓包廂喝茶計程車子門陡然聽到外面百姓的鼓譟聲,臉『色』一下變得無比難看。
喜歡回到大明當崇禎請大家收藏:()回到大明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