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政以為自己挺身而出仗義執言,為東林巨頭韓爌出頭,一能收穫東林黨人的好感;二能踩下天子的臉面,為自己搏得一個敢犯言直諫的名聲,獲得偌大的政治資本。
殊不知他自己的老底早已被廠衛扒了個一乾二淨,朱由檢正想著該如何發落他呢,他正好就跳出來了。
聽到王承恩細述他的罪名,做賊心虛的李道政一下就崩潰了,整個人癱倒在地,如同爛泥一般。
群臣原本還想著如果李道政的罪名是廠衛捏造的,他們便站出來聲援李道政。
可如今他們一看到李道政的表現,哪裡還不知道李道政所犯下的罪皆為事實,廠衛並沒有冤枉他。
朱由檢厭惡地看了李道政一眼,道:“來人呀,將這礙眼的狗東西拖出午門外斬首,首級懸於城門樓上,宣示四方臣民,以儆效尤!”
“是!”兩名侍衛上前拖著李道政就走,很快便消失於眾人眼前。
朱由檢又道:“盧九德擬旨,令司禮監秉筆太監張朝忠南下福建,徹查福建巡撫朱一馮之侄朱武平入室強殲、殺人一案,以及林萬申侵佔良田僱傭山賊屠村案。”
盧九德連忙應道:“是,陛下。”
朝臣們見狀均嚇得呆若木雞,尤其是那些心中有鬼的大臣,看到御桌邊上的那一堆奏摺,均憂心忡忡。
他們深怕自己站出來反對崇禎旨意後,王承恩便從中找出一份有關自己罪證的奏摺當朝宣讀,然後如李道政一般,被侍衛拖出去斬首示眾。
是以他們戰戰兢兢,再也不敢像之前那般,對崇禎頒佈的旨意指指點點,瘋狂diss。
朱由檢居高臨下,俯視滿朝文武,問道:“還有哪個不服朕頒佈的旨意?”
然而朱由檢低估了文官們頭鐵的程度,河南道御史侯恂又不怕死地站出來了,他振振有詞道:“啟奏陛下,韓爌、霍維華弒殺君王,陛下將兩賊誅殺九族固然理所應當。
但數日前臣等前往皇宮叩闕只是為了糾正陛下之過失也,就算臣等對陛下言語有所冒犯,但也難掩臣等一片憂國憂民之心。
陛下不接受臣等勸諫便也就罷了,反而以微不足道的幾句言語冒犯來發落臣等,臣等萬萬不能接受!
還有,禮部郎中文震孟、戶部郎中王守履、吏部主事陸澄源三位大人固然在言語上大大冒犯了陛下,但國朝歷來不以言治罪,陛下僅僅因為三位大人的出言不遜便將其梟首示眾,還將首級懸於城門樓上,未免太過暴戾。
還請陛下赦免文震孟、王守履、陸澄源三位大人的罪過,取消發落三位大人家屬被貶為奴流放東番島的旨意,准許家屬為三位大人收斂屍首,並未三位大人身後之事正名。”
“是呀陛下,臣等皇宮叩闕固然有些許過錯,但本質上還是為了糾正陛下的過失,臣等對陛下仍然是一片忠心的啊!”
“陛下僅僅因為一些小過錯便處罰臣等,令臣等三年不得升遷,未免太不近人情!”
“沒錯,罰俸半年也便罷了,為何還要處罰臣等三年不得升遷?微臣一百個不服,一萬個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