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黃立極萬萬沒有想到,身為皇帝的朱由檢居然撕下“明君”的虛假面具,『露』出“暴君”的真面目,竟赤果果地以死亡威脅起他這個內閣首輔來!
這分明就是耍無賴啊!
你這狗皇帝還能不能有點為君風度啦?
如果朱由檢聽到黃立極的心聲,他一定會嗤之以鼻:屁的風度!老子再不擴海貿、增商稅,大明就要死球了,老子也得上煤山自掛東南枝去了,老子還能管你去死?
眼見皇帝和黃立極陷入僵局,皇帝甚至還拿死亡來威脅黃立極,郭允厚再也坐不住了,慌忙跪伏下來,以頭搶地道:“臣無能為陛下分憂,臣有罪,還請陛下暫息雷霆之怒。”
朱由檢轉頭看向郭允厚,仍然餘怒未消說道:“郭尚書,難道你也想乞骸骨,自請辭官嗎?”
郭允厚可謂是慘遭無妄之災了,但郭允厚和黃立極不同,他是一個有良心的大臣,也曾瞭解過民間疾苦,也曾為民奔走疾呼,可以說他是一位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上計程車大夫,是明末文臣裡的“異類”。
無論是為國,還是為民,亦或是為了君王,郭允厚認為他很有必要站出來支援皇帝的政策,因為他知道這是唯一可以解決大明財政危機的救世良方。
雖然郭允厚沒有張居正的魄力,更沒有張居正的能力,但是朝中有人牽頭欲行張居正之舉時,郭允厚還是可以做到不惜己身,為這樣的人送上自己的一份支援,更何況挑頭這個人還是當今天子呢,未必沒有成功希望。
所以郭允厚朗聲說道:“陛下誤會臣也,臣十分支援陛下擴大海貿、增收商稅的政策,也願意為執行這兩大政策而奔走努力。
然則臣亦需要陛下給出一個承諾,無論是海貿之利還是商稅收入,皆有國庫的一份,萬不可全部納入內帑之中。”
郭允厚也是受夠了拆東牆補西牆的工作,縱觀大明曆代戶部尚書,從未有人像他這般疲於奔命的,大明的財政窟窿實在是太大太嚴重。
每年大明的財政收入尚不到支出的一半,是實實在在的入不敷出,倘若不是國庫空虛之時皇帝每每從內帑中拿出一部分錢銀支援,大明早就崩潰了!
當然了,大明財政之所以敗壞到這等地步,皇帝也有很大的責任,比如萬曆帝這個斂財專家,特麼的他太會與民爭利了。
原本大明的財政收入是國庫歸國庫,內帑歸內帑,兩者之間涇渭分明的。
但萬曆帝把礦監稅、商業稅和海貿收入全都納入內帑之中,連根『毛』都不分給國庫,這才造成國庫總是入不敷出的悲劇,累得天啟、崇禎兩帝不得不經常從內帑中取出一部分錢銀來支援國庫。
所以郭允厚在對崇禎皇帝表達支援態度的同時,還要求皇帝重新釐定國庫和內帑的進項,算盤打得不可謂不精也。
郭允厚站出來對朱由檢表示支援,這讓朱由檢的火氣一下消失了大半,心想相比自私自利的黃立極,終究還是有臣子願意為國效力不惜身的。
至於郭允厚提出的海貿之利和商稅分國庫一杯羹的條件,朱由檢覺得答應下來也沒有什麼。
在朱由檢看來,將來連他這個皇帝也是需要向國家繳稅的,他打算日後將商稅全部納入國庫中去,讓納稅和死亡並列,成為明人一生中無法避免的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