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霍維華,名為閹黨,可乾的卻是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動機很值得懷疑啊!”
朱由檢把懷疑的目光投向霍維華,不過他並沒有立即下令廠衛緝拿霍維華,而是令許顯純派人先盯住他,以免打草驚蛇。
翌日,朱由檢在徐應元、宋應星、孫元化等人的陪同下,來到西山工坊視察。
朱由檢來工坊視察,自然是為了掌握更先進的印刷術,為他日後開辦報社與東林黨爭奪輿論做好準備。
其實活字印刷術早在宋朝便由畢昇發明出來了,以後世人的眼光來看,活字印刷術自然是要比雕版印刷術先進的,明朝經廠本應該用的是活字印刷術才對。
但朱由檢來到明朝後卻發現,由於水墨對活字的吸附力不足,活字印刷出來的字型往往有模糊不清、儲存時間短等各種缺點。
所以明朝的經廠本反倒大開歷史倒車,仍然以雕版印刷術為主流,活字印刷術只是一種非主流的印刷術。
朱由檢對技術上開歷史倒車的情況自然是不能容忍的,於是他便找來宋應星,和他商量怎麼提高活字印刷術的技術含量,解決活字印刷術水墨吸力不足的問題。
對這個問題宋應星提出兩個解決方法,一是研究一種新墨,二是研發新活字字模。
從難易程度來講,自然是換一種水墨更容易一些,但朱由檢不學無術,對化學一竅不通,自然不懂新墨使用什麼材料為佳。
反倒是對於研發新活字模,拜他經常在起點網看歷史文所賜,他倒是知道一點水力衝壓鋼字模的概念。
將水力衝壓鋼字模的概念和宋應星一說,宋應星如醍醐灌頂一般,立即帶著工匠大上快乾起來。
不過雖然有朱由檢提供的現代衝壓概念,以及宋應星這個比徐光啟還要牛『逼』的明末科學家相助,水力衝壓鋼字模的製造過程依然進行得非常艱難。
宋應星和工匠們足足『摸』索了兩個月的時間,又集合了徐光啟、孫元化等科學大拿之力,這才在近日傳來大功告成的訊息。
朱由檢對此訊息自然是大為振奮,他之所以急於提高印刷術,自然是因為他最近的做法已經引起了東林黨人的不滿,“仁君”的光環正漸漸消退。
在這個時代,輿論陣地已經徹底被東林黨所佔領,東林黨說朱由檢是明君,那他自然就是明君;東林黨說朱由檢是昏君,那他就是昏君。
所以朱由檢剛上臺的時候,也不得不向東林黨人妥協,先是驅逐了魏忠賢,後又大批起復東林黨人。
但朱由檢對東林黨人的容忍是有限的,在清查皇莊的過程中,保定知府趙喬偉貪贓枉法,朱由檢頂著壓力也要重重處置他,這令得許多東林黨人大為不滿,有人趁機大造輿論,攻訐朱由檢對大臣過於苛刻暴虐。
被輿論如此攻訐,朱由檢自不會坐以待斃,開辦報社與東林黨爭奪輿論陣地之事已經刻不容緩了。
喜歡回到大明當崇禎請大家收藏:()回到大明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