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閒,也僅僅只能偷得半日而已,皇太極一日不死,後金一日不滅,朱由檢都不能真正放鬆下來。
湯山溫泉其實是昌平的一處皇莊,佔地十萬畝,僱傭了兩千多佃農耕種,換而言之,此處皇莊便養活了兩千多個家庭。
提到皇莊,就不能提到愈演愈烈的土地兼併,明朝自中葉後,土地越來越高度集中,明朝皇帝並沒有意識到土地兼併對國家的危害,帶頭掠奪地產,大量設定皇莊。
皇莊始於永樂時期,此後日益增多,明朝皇莊之多,僅次於清朝的鐵桿莊稼,是為歷代漢族王朝之冠。
明初一開始並沒有皇莊,明中葉以後皇莊的出現,說明了國家經濟形勢已經潛伏著某種危機。
皇室也隨著宮廷日益龐大的支出而感到難以為繼,於是建立皇莊,收取租稅,剝削民力,這既反映出封建皇室的貪婪本『性』,又透視出封建統治集團爭奪地租分割的激烈鬥爭。
從皇莊的不斷擴充還可以看出,明代皇莊的實質就是利用皇權佔奪土地,蠶食國家的稅糧。
土地本為衣食之源,土地分配不均,是造成封建社會農民與封建地主階級矛盾衝突的根本原因。
皇莊創立之初,多利用空閒之地,招民耕種,而後多數系佔奪民業,遂成民害。
如此,則皇莊越建越多,交納稅糧的民田必然越來越少,國家的稅糧收入亦一年不如一年,王朝根基為之動搖,統治基礎也就越來越危險了。
可以說,明朝的滅亡完全是咎由自取,從皇帝到皇室藩王,勳戚貴族,官僚士大夫,這些食肉者們不斷蠶食平民的生存之基——土地,而他們又是根本不用繳稅的,只享受權利不用盡義務,這樣的王朝不滅亡才怪呢。
然而雖然明朝滅亡乃歷史的必然,可它千不該萬不該落入滿清之手,滿清比起大明來,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朱由檢走在田間的小路上,此時已是秋冬之際,冬小麥早在九、十月份就已經種上了,遠遠望去,隨風搖曳的青『色』麥浪一望無際,煞是好看。
湯山皇莊的管莊太監是從二十四衙門退下來的老太監王德高,自從他退下來後還是頭一次有皇帝前來巡視,是以表現得分外殷勤。
“王德高,皇莊佃農交多少成的租子,他們的日子過得下去嗎?”朱由檢問道。
王德高諂媚的道:“回陛下,皇莊大都是上好的水澆地,泥腿子們能耕種到皇莊土地算是燒高香了,所以皇莊收六成的租子,泥腿子們也能活的很好,日日夜夜都燒香供奉陛下,祈願陛下萬壽無疆呢。”
“六成租子?”朱由檢眉頭不由蹙了起來,問道:“這六成地租是湯山皇莊獨有還是所有皇莊都如此?”
朱由檢知道,明朝地主與佃農的分成比例一般為五成,這已經是歷朝歷代中剝削比較嚴重的情況了,可這皇莊卻收了六成地租,佃農們還能活下去嗎?
王德高道:“別處小的不知道,小的只知道順天府皇莊的地租都是六成比例,沒有例外。”
聽到這個回答,朱由檢的心情陡然變得沉重起來,明朝統治者對平民百姓剝削到如此殘酷的地步,他不亡誰亡?
皇帝帶頭收佃農六成地租,藩王勳戚、官僚士大夫們肯定是有樣學樣,六成地租是少不了的,甚至收七成都有可能!
怪不得明末農民起義一點星火就成燎原之勢,實在是統治階層太無良,對老百姓盤削太狠了。
須知道,這裡還是順天府的京畿之地呢,京畿之地都如此盤剝百姓,邊遠地區豈不更甚!
喜歡回到大明當崇禎請大家收藏:()回到大明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