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的話不無道理,畢竟由他主持修建的寧遠防線確實在天啟朝時發揮了重大作用,令得後金寸步難行。
後金如今身處於遼東鎮、東江鎮、蒙古、朝鮮的四面合圍中,戰略態勢極其不利,這無疑是孫承宗身為遼東統帥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集中體現。
我們作為後人,從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總覺得大明日暮西山,後金蒸蒸日上,皇太極即位的形勢遠比崇禎強得多。
可朱尤簡來到這個時代,卻赫然發現後金現如今的形勢,比他剛剛繼位時的明朝形勢還要兇險得多。
皇太極初即汗位,權勢並不穩固,還需與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共同執政,這一時期史稱四大貝勒時期。
奈何皇太極實乃中國少數民族之中,歷史上少有的英主,縱觀他登基以來的十數年,可以說他作出的每一個決策都是正確的,他所走的每一步,都踩在正確的步點上。
皇太極即位之後,柿子先挑軟的吃,先後平定了朝鮮和蒙古,以此贏得權勢威望,成功壓制其他三大貝勒,鞏固中央集權,形成大權獨攬之勢。
之後皇太極又使用反間計誘使袁崇煥擅殺『毛』文龍,使得後金全無後顧無憂,便立馬取道蒙古,避開了明朝耗費巨大的寧遠防線,突破薊州鎮,肆虐北直隸,攻打北京城,震動天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崇禎的無能,生生地把天啟留給他的一手好牌打成了爛牌,自掛東南枝實乃咎由自取。
可以說,如果沒有朱尤簡『亂』入明末的話,皇太極便是這個時代最為傑出之人,什麼崇禎,什麼李自成,什麼張獻忠,和他一比通通都是渣渣。
孫承宗的寧遠防線於努爾哈赤在位時期確實擋住了後金南下的步伐,但對上了英明神武的皇太極,可不就成了明朝版的“馬奇諾防線”了嗎?
朱由檢明明知道這個結果,卻還把全國聚斂的錢糧投入到寧遠防線這個無底洞中,那他豈不是成了二傻子?
朱由檢毫不客氣地戳破了孫承宗的美夢,直言道:“孫先生,朝廷耗費巨資打造的寧遠防線,當真是堅不可摧嗎?就算真的堅不可摧,孫先生有沒有想過,倘若後金征服蒙古,從蒙古取道南下,寧遠防線豈不是形同虛設?”
朱由檢這輕飄飄的一句反問,猶如雷霆打在孫承宗的身上,孫承宗呆立當場,猶如木雞。
要知道,孫承宗傾力打造的寧遠防線是他一生之中最大的驕傲,在他想來,只要把堡壘一直修到薩爾滸去,大明就可以一洗薩爾滸戰役的恥辱,完成復遼大業。
可如今他這個一生夢想,卻被朱由檢無情地戳破了!
孫承宗喃喃的道:“陛下,或許我們可以放開對蒙古的種種限制,增加蒙古的實力,令得後金征服蒙古的計劃破滅。”
朱由檢毫不客氣的道:“孫先生,蒙古和後金都是一丘之貉,若是蒙古壯大了,難道你以為他們就不會南下入寇了嗎?”
“這”孫承宗再次啞口無言。
朱由檢一字一頓道:“打鐵還需自身硬,歸根結底,還是我大明沒有一支敢於和後金打野戰的部隊,倘若我朝戚家軍尚在,又豈容後金猖狂?
是以,朕欲組建一支新軍,以衛京師,並最終完成復遼大業。這支新軍,將革新練兵之法,招募良家子弟為兵丁,並從大明九邊邊軍的優秀軍官中選拔將領。
孫先生對我大明忠心耿耿,又熟知軍務,對後金戰法頗為了解,朕打算讓先生來負責新軍的籌建工作,孫先生可敢應否?”
孫承宗向來便是奉行軍政改革的急先鋒,天啟二年時任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他甫一上任,便上疏條陳當時軍事體制與作戰指揮上的弊端,謀求改革,主要內容有:(1)“兵多不練,餉多不核”。這是說當時軍隊訓練差,後勤供應混『亂』。
(2)“以將用兵,而以文官招練;以將臨陣,而以文官指發;以武略邊,而且增置文官於幕府”。指出當時“以文制武”指揮策略的失誤。
(3)“以邊任經、撫,而日問戰守於朝”,指出“將從中御”的不妥。
督遼四年,孫承宗便以這三大軍改革點為主旨,組建了這個時代戰力僅次於後金的遼東軍。
但孫承宗過於看重大將的作用,釀成了遼東將門集團尾大不掉的禍害。對於這一點,孫承宗亦深以為憾。
可如今,崇禎皇帝又給孫承宗一次重練新軍的機會,孫承宗有機會彌補他人生中的最大遺憾,他又怎會拒絕呢?
沒有任何猶豫,孫承宗伏地叩首:“臣,願為陛下效死力!”
孫承宗很是痛快地接受了組建新軍的任務,對於組建新軍,因為有遼東軍的前車之鑑,孫承宗倒也不敢擅專,詢問道:“請問陛下,新軍組建,該用何種章程,兵源、兵餉都來自哪裡?”
朱由檢想了想,道:“自古以來,中土王朝都極為重視大將的作用,‘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思想深入人心,是以歷史上戰鬥力強大的軍隊都冠以主將之名,比如宋朝的岳家軍,我朝的戚家軍等。
可正因如此,一旦大將離世,軍隊戰鬥力就呈直線下降之勢,岳家軍沒了嶽武穆,戚家軍沒了戚少保,一下就失去了魂魄,軍隊最後亦漸漸消失於歷史長河中。
重視大將本沒有錯,可岳飛、戚少保這樣的大將可遇不可求,百年都未必出一個。況且,時移世易,隨著火器技術的不斷進步完善,大將、猛將的作用越來越小,反而是基層軍官的作用越來越大。
所以,朕決定在組建新軍之前,先建立一所軍校,嗯,這軍校就建在西山吧,名曰西山軍校。
軍校學員從大明九邊軍隊中的優秀基層軍官選拔,軍官們在學校學習三個月後,便以這批軍官為枝幹,組建新軍。”
軍官學習三個月就組建新軍時間還是緊迫了些,但朱由檢沒辦法,皇太極可不會給他時間讓他慢慢來。
喜歡回到大明當崇禎請大家收藏:()回到大明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