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實麼?
根本不現實!
要知道電影拍攝,也許會有人喜歡浪費,比如某陳歌,比如某大炮。
但就算是這兩位導演,他們在拍戲的時候,預算花了多少,與最終電影票房也都是心中有數的。
甚至對於導演來說,只要拍到三分之二,這部電影什麼情況,基本上就已經有所瞭解了。
誰敢說自己有五個億的預算就能拍出一部十五億的電影?
而且這種電影,最終票房最少也要20億以上才算回本!
可二十億?
這是一個現在的導演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要知道前幾年的神作《讓子彈飛》,也才6.76億內地票房而已!
就連徐柯去年的《龍門飛甲》,全球票房才1億美刀。
要不是他本身就是大導,有著其他作品傍身,早就被罵死了。
然而似乎還嫌不夠,韓三爺笑呵呵地說出了第三個條件。
“這部影片除去特效部分的費用……不能超過10。”
這句話一出,陳歌直接起身告辭。
馮大炮張了張嘴,也隨之起身離開。
張略有些遲疑。
“三爺,這電影……什麼時候拍?”張略有些不甘心。
其他人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看向韓三爺。
“畢竟是五個億的投資,最遲三年。”韓三爺遲疑了一下,認真地說道。
張略只能嘆了口氣。
他明年還有著一部根據《陸犯焉識》改編的電影要拍攝,如今已經進入前期籌備階段,根本由不得他繼續。
他本就不是高產型的導演,拍攝起來本就十分緩慢,14年還要擔任22年冬奧會總導演,其中還要各種統籌,完全分身乏術。
不過張略到也沒有直接離開,而是笑著和王秋來說道:“小王導演,哪天有空咱們聊聊。”
“好的。”王秋來頗有些受寵若驚。
畢竟眼前的可是“國師”,作為觀眾,你可以認為他並不是一名合格的商業導演。
但是作為電影從業者,你卻很難忽略對方的存在。
那是真正能夠讓人心生佩服的導演。
而之所以他一直無法成為優秀的商業導演,還是因為他年紀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