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很快到了地方。“哥,到地方了。”
“幾點了?”
“9點50了。”
“恩。”王秋來應了一聲,直接下了車。
和前臺解釋了一下之後,兩人順利的前往專門的會議室。
因為這一次的特殊性,所以只有王秋來自己參加了。
王秋來到的時候,已經是959了。
自然,他是最後到的。
也因此,他坐到了最前面。
這種競投型別的導演挑選,其實原本應該是類似於一個投稿活動,然後大家一同投稿用來競拍的。
然而今年的中影正好處於一個特殊的時期。
當然,說起來神秘,但其實只是韓三爺要退休了。
提起國產電影,就不得不提到韓三爺。
韓三爺的存在,對於國產電影來說,就是一位堪稱“扛鼎”之人的存在。
這樣的一位領導要退休,自然有著諸多的因素在其中。
所以這一次的選擇也十分關鍵。
其實嚴格來說,這個專案韓三爺既然要退休,自然是不應該碰的。
畢竟要是成了也還好,可要是虧了……
可老人家對於國產電影奉獻了一輩子,自然想著最後為國產電影做貢獻。
也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才有了這一次的“競標”。
當然,這些都是王秋來自己猜測的。
畢竟騰達只是一家小公司。
要不是因為《攝像機不要停》和《萬萬沒想到》持續走紅,王秋來連參與“競標”的機會都沒有。
當然,說是“競標”,實際上只是看誰更能真的幹實事兒。
說白了,就是誰能擁有製作這部電影的實力。
換句話說,就是展示一下各公司的拳頭。
所以對於王秋來來說,坐在前面和坐在後面,其實都沒有太大區別。
而且坐在前面,其實反倒是更加容易觀察到韓三爺的表情。
這對於騰達這種小公司來說,十分重要。
因為本身就是小公司,業內的訊息就不太靈通。
王秋來對於韓三爺的瞭解,也都是網路上的一些公開的訊息。
所以王秋來對於一些這一次招標的目的並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