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亂世逐流 > 第521章 忽如一夜寒風來

第521章 忽如一夜寒風來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萬年大明 大唐幕後黑手 續漢志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三國之再續雄漢 權御八荒 漢末董氏臣 重生:我的開元十年 陛下,您就反了吧! 血染軍魂 從影視劇裡當配角開始戰鬥 星際魔女逆襲 三國雷神 我真不是亮劍楚雲飛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多無益,還是先看看,會在其中撈到什麼好處先。

站在顯眼位置的桓溫面色平靜中偶爾帶著一絲微笑。

王坦之面無表情,但時不時一絲憂鬱閃過眉頭。他那不成器的兒子王國寶,硬是要娶謝道韞,人家不鳥他,結果娶了謝安的養女……現在可好,陳郡謝氏情況不妙。

王坦之很擔心自己會被牽連到。

至於孫綽和周閔這兩位,一直都是愁眉不展,一副苦瓜臉,好像死六一樣。

陳郡謝氏的人不在了!琅琊王氏在建康的人王羲之一家)也不在了,聽東陽府今浙江金華)的王劭正在趕往建康的路上,作為琅琊王氏的代言人,來處理新朝的要務。

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高平郗氏,譙郡桓氏外加一個日漸興起的太原王氏復興)與司馬家共治下的時代,已經漸漸遠離了,將來會怎麼樣,誰能得清呢。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桓溫行事會更方便,更加肆無忌憚了。

四大輔臣裡有太原王氏而沒有風頭正勁的琅琊王氏,這也是桓溫的一種平衡手段,畢竟從源頭上看,琅琊王氏的先祖是出自太原王氏的,只是後來發跡了而已。

在江左,琅琊王氏地位舉足輕重,若是擔任了輔政大臣,只怕會有跟桓溫分庭抗禮的力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者,四缺中兩人是豪門出身桓溫,王坦之),兩人是望族出身孫綽,周閔),也正好平衡朝廷勢力。

為什麼陳郡謝氏的人要離開建康,這就是個禁忌的話題了,有很多風雨傳言,不可明。回去以後密謀的人不會少,但此時簇,不會提起謝家。

從利益分配上看,母親是謝氏嫡女的褚蒜子,生下的皇帝司馬聃,怎麼都跟謝家有份香火情在裡面,然就偏幫謝家。

而此次司馬聃慘死,褚蒜子已經淪為徹底的路人,司馬家皇室血脈從司馬睿長子司馬紹這一脈,轉移到司馬睿幼子司馬昱這一脈,再也沒有褚太后話的份了。

謝家作為明面上損失最大的一家,他們當然會有自己的想法。作為謝家掌舵的謝安,對此也早有預見,並作出了實際的部署。

具體點,就是“春申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謝家有意識的將力量調離了晉國中樞建康,向北轉移到了重鎮壽春,不能這只是一個巧合。

至於皇帝司馬聃是怎麼死的,為什麼司馬昱也死了,為什麼臺城侍衛好好的鬧譁變並未拖欠糧餉),還是那句,這些話題都是禁忌。

“諸位同僚,陛下不幸逝世,本人深感痛惜。但下還要治理,社稷不能亂,我作為首輔大臣,當仁不讓的站出來帶領大家渡過時艱。待幼主成人,在下自然會退位讓賢,歸隱山林。”

桓溫的場面話得很好聽,但在場的“人精”都知道,他那數十米長的砍刀,早已“飢渴難耐”想要飲血了。

一個不好,不定就是滅門!

“朝堂內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穩定,我建議三後發喪,大赦下。同時派兵鞏固淮揚防線,不妨從荊州調兵以穩定局勢。”

一個從容不迫的聲音響起,眾人都是暗暗皺眉,此人乃是“江左獨步王文度”,與郗超齊名的王坦之……他終於還是投到桓溫那邊去了,這也代表著太原王氏,跟桓溫站在了同一個戰壕裡。

王坦之的荊州軍入淮揚,就是讓桓溫明目張膽的斷掉謝家的後路,並把建康城的控制權,交給桓溫。

四位大臣裡,兩位已經站在一條線上,另外兩個,本身就是打醬油的。

桓溫也不管孫綽和周閔什麼,就直接拍板道:“那就這樣,三日後登基大典,然後是過繼儀式,讓司馬曜過繼到司馬聃名下,給先帝下葬後正式繼位。”

雖然桓溫的態度讓人很不舒服,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也只能這樣了,誰讓朝臣一盤散沙,手裡又沒有兵馬呢?

再桓溫只是換了個皇帝,又沒有篡位,不存在背叛不背叛的問題,這些人也不怕會留下罵名。

“諸位同僚,先回府吧。城內還有零星的亂兵,這三會一直宵禁,還請守好門戶才是。”

桓溫意味深長的道,然後宣佈散朝。

諸位大臣,帶著極深的疑惑,慢慢走出顯陽宮,走出臺城。

現在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求解了,最重要的就是,這算不算一場政變?

桓溫在採石磯屯兵,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他們想的是,褚太后還在,司馬聃也沒死,桓溫定然不敢直接造反吧?即使要司馬聃退位,也肯定有個過程,到時候見招拆招就行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