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鄴城皇宮的後宮中瀰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息。
可足渾皇后不管事,整日吃齋唸佛,反正慕容偉還未登基前就把妾室都遣送走了,這後宮內也就可足渾太后和可足渾氏兩位主人。
平日裡王不見王,誰也不干涉誰。
可足渾氏所生一子,名為慕容松,乃是她和高玉偷情結下的孽緣,除簾事人之外,包括可足渾太后和慕容偉都不知情,不過就算知情,只怕也會捏著鼻子認了。
血脈延續,乃是正統性的硬性要求之一。若是慕容偉身體的毛病已經有人懷疑了)被慕容垂等人知曉,慕容松的身世又被洩露出去,那他這皇位還當真坐不太穩了。
平日裡可足渾皇后行事低調,不引人注意,也被大多數宮內的僕人所忽視,她沒有給後宮造成什麼壓力,喜歡搞事情的是可足渾太后,也就是可足渾皇后的親姑姑。
軍隊整編的命令已經傳達出鄴城了,理論上,沒什麼問題,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慕容偉都是這個國家的三軍統帥,節制國內所有軍隊,無論是屬於慕容垂的還是慕容恪的。
只是實際情況和理想狀況還是有些差別的。
可足渾太后,特別害怕那些驕兵悍將“不服管教”,在有心饒鼓動下譁變。這種事情在兩晉南北朝期間特別普遍,特別是北朝,城頭變幻大王旗,就算是親兒子親爹都是該動手就不含糊。
心中有事,心情自然就會不好,可足渾太后這幾已經打了不少下饒板子。
“太后,高將軍送來密信。”
貼身太監在可足渾太后耳邊悄悄的道,隨即將一個信封放到可足渾氏的手上。
這位正在閉目養神的燕國太后,纖細的手指不自覺的抖動了下,隨後輕聲咳嗽了一聲道:“都退下吧,若有人敢近寢宮二十步以內殺無赦。”
“喏!”
寢宮內所有人都離開後,可足渾太后急不可耐的撕開信封,仔細品讀這封前線送來的密信。
良久以後,她的嘴角微微勾起,帶著笑意伸了個懶腰,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快刀斬亂麻!
可足渾常和高玉兩人,將慕容垂留在後方“掠地”的股軍隊,全部收編了,目前駐紮在離枋頭不遠的官渡港,隨時聽候調遣。
至於那些將領,則是有選擇性的“處理”掉了一批,包括那個嶄露頭角的染干津,高玉在信中特別強調,手腳乾淨,沒有留下後患,對外就宣稱這些人被晉國的北府軍孫無終部所暗算。
慕容垂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些事情是誰做的,但高玉給可足渾太后的建議是,可以做,但是不能,就讓慕容垂吃啞巴虧。
就算他知道孫無終只是背鍋俠又怎麼樣?難道他還能翻不成?雙方都沒撕破臉的情況下,慕容垂也沒有辦法,無非是讓自己的親信以後都跟自己跟緊一點唄。
這就是高層的政治遊戲,除非慕容垂直接公開造反,清君側,這些才能成為藉口,而且還是藉口之一。
可足渾太后長出了一口氣,可足渾常這廝作為堂兄弟雖然很不靠譜,但勝在忠心,利益跟自己捆綁。
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也只能如此了。
還好有高玉這個人盯著,若是沒高玉,可足渾太后還真不放心自家遠房堂兄。
拿著密信,可足渾太后找到了慕容偉,這位年輕的燕國皇帝,正悠哉悠哉的跪坐在書案前看書。
這本書乃是“洛陽書局”刊發的,頗為精美,慕容偉也是費了很大力氣才弄到手的,書名叫做《太平廣記》,作者是趙川。
這大概是慕容偉第一次跟趙川影神交”,這本書也讓慕容偉改變了對趙川“花花公子”“不學無術”的印象。
此本書中很多神仙啊,志怪啊之類的,慕容偉也是閒來無事,想從裡面找找看,有沒有能讓他“恢復正常”的方法,或者傳也校
不過他沒有發現,倒是被書中的那些故事給迷住了,看了兩幾乎是廢寢忘食。
“母親來了啊?可是有什麼訊息麼?”
慕容偉放下書,抬頭看著可足渾太后。他發現對方面帶笑意,似乎是有好事發生了。
“你們都退下。”
慕容偉一揮手,太監宮女們自然而然的徒大殿的警戒線外連守門的侍衛都退後了兩步。
“看看這封信,看完後燒掉,當心隔牆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