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亂世逐流 > 第494章 風波起(下)

第494章 風波起(下)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從影視劇裡當配角開始戰鬥 星際魔女逆襲 三國雷神 我真不是亮劍楚雲飛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當著郗道茂的面,趙川不肯裝慫,臉上面無表情,但心裡還是被謝家一波『騷』『操』作嚇了一跳。歷史已經跟前世完全不同,但該發生的事情,還是按照原來的軌跡在執行著。

矛盾依舊是矛盾,石頭也不會變成雞蛋。趙川不禁感慨,桓溫雖然是猛虎,然而淝水之戰大放異彩的陳郡謝氏也不是吃素的。

難怪近期謝道韞那裡一點訊息都沒有,難怪桓溫近期如此消停,原來是他麻煩纏身,不得不回荊州避開流言旋渦了。

郗曇在信中告訴了趙川這樣一件事情。

此次晉國太史令上書觀測到“客星犯帝星”的文現象之後,根據人感應的學,對皇帝司馬聃上書晉國國內要變!至於是怎麼變,這個“客星”又是指的誰,則是隻字未提。

此後這位太史令大人閉門謝客,直到死都沒有再提起這次上奏。

陽光下沒有新鮮事,此訊息一出,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不是資訊暢通的現代,而是訊息閉塞,人感應學佔據主流的古代外國亦是如此)。

此法若為真,要麼是胡人扣邊,將要攻陷建康這目前看似乎是無稽之談,事實上東晉和它的歷任繼承政權,一直撐到隋朝,堪稱是老而不死的典型),要改朝換代,將司馬家由皇族變為階下囚。

這種法主要是在民間,因為胡饒兇狠殘暴,從北方南遷而來的移民深有體會,而長江險並非完美無缺,只要失去兩淮防線此時已經殘了一半),長江被突破只是遲早的事。

隋滅陳,宋滅南唐,蒙古滅宋,解放戰爭渡江戰役無不明瞭僅僅靠長江是守不住南面半壁江山的。

而朝堂之上,則是另外一種法,因為他們得到的資訊更多,對事態瞭解也更多些。朝堂之上,官宦之間,所流傳的訊息只有一個,那便是,上示警司馬氏,桓溫要篡位了!

然而隨著年輕的皇帝司馬聃不表態,此流言是愈演愈烈,簡直是讓桓溫如坐針氈!

他是要篡位不假,但這個時候篡位,不明擺著他就是那“客星”麼?連人家王莽當年都知道拼命刷聲望,刷到極致才做改朝換代的事情,這流言一出,讓他桓溫如何自處?

這就好比一個人去區內偷電動車,但一進去就有通告近期有區外的陌生人偷車猖獗,各位業主請心防範云云,這個人此時還敢下手麼?只怕最需要擔心的是會不會被保安盤查吧?

桓溫也是這樣,他是希望改朝換代,但不希望把自己搞臭!目前而言,桓溫的角『色』是“東晉保護者”,如果坐實了“客星犯帝星”的是他,那麼,史書可不會管他這麼個權臣開心不開心,肯定往死了去黑。

一如丹青史書對司馬懿司馬昭的評價一樣。

周公恐懼留言日!

熟讀典故的桓溫,這時候也不得不退避三舍。謝家的陽謀,不得不很有效,也很是時候,明知道是個大坑,桓溫也得捏著鼻子去跳。

沒辦法,人家周公旦堪稱是開創周朝八百年的最大功臣,頂多後面加個之一,這功績他桓溫可比不了,而且人家還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

退一萬步講,就算兩蓉位一樣,可週公旦那是真被誣告,自身是沒有謀反自立之心的。

而桓溫自己則是有賊心有賊膽,也確實在佈局,只是時機還未成熟,謝家雖然借題發揮,給他挖坑,卻當真沒冤枉他。

周公,姓姬,名旦,乃是周文王少子。從就有人他賢明根正苗紅),一直輔佐其兄武王伐商,奠定了周家八百年下。

等武王病重,安排身後事,在遺囑裡面交代讓周公旦“取而代之”,但冊子被藏在金匱中,無人知道。史書認為是周公旦“佯作不知”)

後來武王病死,太子成王年幼,周公旦順理成章成為輔政大臣,管理諸候及朝政。

再成王的兩個叔叔管叔、蔡叔圖謀不軌,但是忌憚周公旦這個定海神針;所以反而散步流言,周公旦圖謀不軌,不久以後就會篡位。

年幼的成王將信將疑,於是周公旦為了避嫌辭了相位,避居在東國,整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

直到有一,狂風大作,雷鳴閃電,雷擊中了金匱,讓成王見了冊文,這才知周公旦忠心耿耿,於是將其迎歸相位,同時誅殺了管叔、蔡叔,這才讓周室轉危為安。

當然,這是古饒法,其中疑點甚多,成王是不是那麼“生『性』多疑”,周公旦是不是那麼“公忠體國”,他是不是影以退為進”這種念頭,都不太好講。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在篡位這種流言的壓力下,連周公旦這種“聖人”都要退位讓賢以避嫌,這種龐大直戳脊梁骨的輿論壓力,也不是桓溫能抗衡的。

於是桓溫辭去大司馬和丞相的職務,暫時由皇叔司馬昱接替。他則是帶著親信離開建康,前往老巢襄陽,以避開輿論的指責。離開中樞,那些指責他篡位的謠言,自然就不攻自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桓溫仍然擔任著十幾年都沒換過的荊州刺史,順便帶著部隊移防襄陽、樊城一線,編練新軍。

桓溫一離開,對他的指責和謠言立刻就消失了,那麼客星犯帝星,總要有個人出來背鍋吧?謝安上了一道奏書,指明客星乃是從北方出現,又不見東井在古代星象中代指關中),應該是鮮卑慕容有南侵之意。

這一點倒是很符合朝廷上下與百姓們的心理預期,畢竟誰也不願意看到桓溫的荊州鎮西府),與王謝等世家的揚州鎮北府)鬧起來。

於是建議北伐鮮卑慕容的奏書如同『潮』水般湧來,司馬聃清一『色』的留中不發,那些都是些口水文,愣是沒有提到最關鍵的部分:誰領兵?哪一部出兵?打哪裡?怎麼打?

聲勢造得差不多了以後,又是謝安出來上了一道平戎策。

其一,派幹員入洛陽,讓趙川支援北伐的糧草,如果對方不樂意,那至少也要穩住,讓他不要出兵襲擊晉軍的補給線。

其二,讓桓溫出兵襄陽為一路佯攻,吸引關中苻家的注意力,讓苻家無法調兵與鮮卑慕容合流。

其三,建議徐州刺史謝石也就是他的五弟),擔任北伐軍統帥,從徐州和壽春兩處出兵,橫掃淮北那些依附於鮮卑慕容的勢力,順著運河到滎陽,與滎陽守軍匯合後,合兵一處攻打枋頭。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抗戰之重整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