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安邑到平陽也就一條大路可以走,你是繞不過去的。是男人,那就來絳邑縣真刀真槍的幹一場。
本來趙川還在猜慕容恪的意圖,但對方卻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他,我就是會在這裡跟你決戰,我也知道你一定會增援鄧羌,別掙扎了,死心吧。
堂堂正正的陽謀,讓你沒有一點脾氣,恨得咬牙切齒卻想不到任何取巧的辦法。
老實說,這確實是慕容恪的風格。他看準了鄧羌不會回師救援趙川!苻堅和趙川之間隱約的矛盾,慕容恪心中很明白,趙川被削弱,苻堅是樂見其成的。
“大當家,怎麼辦,一切都準備妥當,我們要出擊麼?”
石越的心七上八下的,預想的事情總是好的,但實際上遇到的情況,卻未必能如願以償。這大概就是俗語說的三分人事,七分天命吧。
比如說這次去平陽抄後路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慕容恪沒那麼傻,趙川想幹什麼,他一眼就看穿了。明明知道對手已經看透了自己的招數,偷襲變成強攻,那要不要來一波頭鐵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這次我縮回去了,那慕容恪的陰影,會徘徊在我心頭,一輩子都甩不掉。
以後的時間還要那麼長,你讓我一直躲著他?躲到家破人亡麼?”
趙川面色堅定,讓石越鬆了口氣,至少主帥這裡有戰心,那一切都還有可以迴轉的餘地。一旦主帥縮了,即使手上十幾萬人也打不過人家。
其實有一點趙川沒有告訴石越。
歷史上,就是慕容恪這個人,帶著鮮卑鐵騎,一路打通了從枋頭到洛陽之間的走廊,兵鋒直指潼關,才使得鮮卑慕容跟關中苻家徹底交惡,失去了合作對付東晉的迴轉空間。
這也是王猛輔佐苻堅時滅掉燕國的直接原因。
既然是打通了到關中的路,那自然洛陽也無法倖免,如果趙川不管這件事,或許幾年甚至一年以後,就會在汜水關跟慕容恪交手。
與其在自家地盤被人家打上門來,還不如提前打慕容恪一記悶棍,讓鮮卑慕容以後打自己主意的時候掂量一下,這樣,或許還能多爭取一些發展的時間。
更別提河東薛氏還看著自己的表現呢,如果自己就這麼帶著大軍回去,那麼,薛家對洛陽的態度可就不一樣了,生出染指的心思也不一定。
人心是複雜的,尤其會隨著力量對比的改變而改變。
“這一戰,有進無退,東西都準備好了沒有。”趙川沉聲問道,他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秘密武器”能夠在關鍵的時刻打垮鮮卑騎兵。
“大當家,你放心吧,東西都準備好了,我們這幾天藉著製作車廂,都已經組裝完畢。每節車廂裡面都裝著好多呢。”
“還是跟之前商議的一樣,不要把東西裝車廂裡,你帶著一千人為奇兵,現在就繞小路,提前出擊,見機行事。
這些車廂,足夠我抵擋住鮮卑人的騎兵衝擊了,要取勝很難,但不敗卻是沒問題。
慕容恪除了拼人命以外,還吃不掉我們。到時候你們一定要及時趕來。當然,見機行事,不是讓你傻傻的帶著人去衝陣,明白嗎?”
趙川跟石越比劃了一下,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應該怎麼做,那些“秘密武器”又應該怎麼使用才能有效殺敵。
“我懂了,大當家,那你這次不是會非常危險嗎?”石越想到了一個問題,趙川下這麼重的注,以自身為誘餌,騙過慕容恪肯定不成問題,但一個不小心,卻有可能全軍覆沒。
連他本人也是時刻處在危險之中。
“放心,我沒那麼容易死的。這一仗,不但是要打怕鮮卑人,還要讓苻堅知道我的厲害,這樣才能爭取更多的時間和地盤。這次如果能順利回師,那麼河東就可以括入囊中,洛陽這塊死地就被盤活了。
所以我們一定不能輸。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萬劫不復。”
趙川在給石越打氣,其實他心裡明白,再好的計劃,也是要看運氣的。運氣不好,做什麼也沒有用,一切都是徒勞。
這一戰可以說兇險到了極點,若不是鮮卑人沒有見過“火器”,趙川一定不敢這樣冒險。
可惜這種招數,也只能使用一次,再用的話,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明初朱元璋爭天下,那時候火器就已經很流行,沐英的三段射更是爐火純青。用銅鑄造的火炮,已經廣泛應用於戰場,甚至到了幾百年後的清末都被人挖出來使用。
然而結果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