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謝道韞為正室夫人,其餘四人為側室夫人。
而淑文啊,蕭家小妹等人,都是妾室。
至於慕容雨,一直被養在外宅,趙川時不時的就會去那裡過夜,雲雨纏綿自然不在話下。
當然,這些事情謝道韞等人都知道,幾人達成默契,只要慕容雨不進家門,趙川隨便怎麼折騰她們都當做沒看見。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轉眼半年過去了。夏天過去,冬天過去,春田就要來了,已經是播種的時節。
這半年可以說是洛陽難得的平靜時光。洛陽書院的第一批學生已經“畢業”了,他們有些人成為了“以太館”的學徒,有些人則是在“崇文館”裡繼續學習,甚至還有一些人參加了趙川麾下的大軍,成為軍中的書記。
而這些人的父母,則是幫忙修築洛陽的內城外城,在“公田”裡辛苦勞作,幫忙將洛河的渡口改造成碼頭等等。四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段時間,其他的勢力也非常忙碌,可以說平靜的時間連一年都不到,就開始“搞事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苻堅,統領龍驤軍,在平息太原苻黃眉的叛亂。
苻健一系的血脈,私下串聯起來,逃亡到太原,企圖利用龍城的特殊地理位置,裂土封王,以拖待變,舉起了反叛的旗幟。
他們向太原以東的鮮卑慕容求援,於是燕國皇帝慕容偉的丞相兼大將軍,也就是他的四叔慕容恪,帶著五萬大軍,揮師西進,在平陽郡今平陽縣周邊)與前來平叛的秦軍遭遇。
兩軍隔著汾河紮營對壘,秦軍統帥乃是建節將軍鄧羌,麾下有鷹揚將軍徐成,武賁中郎將張蠔等猛將。
而這次慕容恪麾下慕容垂不在,慕容恪只帶著陽騖和皇甫真等老將。
中間有汾河,半渡而擊的道理大家都懂,誰也不願意在這春汛漲水的時候去試試寒冷刺骨的汾河,再說鮮卑慕容這次的目的純粹是來佔便宜,只要拖住鄧羌的平叛大軍,不讓他去太原就行了。
至於打死打活,殺多少人,那是陣前一武夫的思維,慕容恪沒那麼蠢。
兩軍的局勢,就這麼一時間僵持下來。
另外,東晉這邊,桓溫返回建康以後,那些什麼皇帝陽痿不舉啊,根本不能生孩子啊之類的謠言,就完全偃旗息鼓了!其速度之快讓人難以置信。
更出人意料的是,桓溫壓根就沒提廢帝的事情,但他提了一件大事。
建設新軍!
這份奏摺的意思大概是這樣的。
世間已經出現了新的戰爭利器,那便是伏火藥簡稱火藥,這種東西可以改變戰爭的模式,一個炸藥桶下來,幾百人的步兵方陣就會死傷慘重,原來的舊有編制,根本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嘛。
所以呢,我要編練一支新軍出來,全部使用帶火藥的“新式武器”,作為“試點”,然後建康城內要建設屬於晉國官方的“火藥坊”,專門為晉國軍隊提供火藥。
至於這支軍隊的人選嘛,可以在流民隊伍裡面選擇,因為他們悍不畏死,也更接受新事物,至於指揮官的人選嘛,皇上你就不必操心了,軍隊裡的事情,我桓溫會處理這些的,陛下你不懂,就不要干擾“專業人士”做事。
火藥工坊的主官呢,朝廷就看著辦吧,不過萬一不合適的話,出事了可別怨我。
京口離京城建康很近,又是重鎮,便於練兵,所以我請求擔任揚州都督,主管操練新軍一事。
不加掩飾的奪權,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桓溫都不爭權的話,那大概建康城裡就沒有哪個傢伙喜歡爭權了。
中國曆來的南方政權,佔據長江以南半壁江山的,一般都只有兩個重心。
第一個是西邊的襄陽,而第二個是東邊長江北岸的揚州。
在晉國,襄陽被稱為西府,而揚州被稱為北府。桓溫已經把西府經營成了自己的老巢,至於北府,雖然世家力量佔優勢,但他們的力量很分散,彼此之間還有小九九。
無數的案例證明,有組織的少數可以輕易擊敗無組織的多數,桓溫這一手,建設新軍不是最主要目的,他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搶奪北府控制權!
由於王謝兩家的阻撓,桓溫控制京口的舉動遭到瘋狂抵制,只要是朝會桓溫提出這件事,不等兒皇帝司馬聃開口,王謝兩家的人就會狂噴桓溫,把他比作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