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點餌食,野豬就會來,但是很警覺,一般人一靠近,對方就會跑,抓又很難抓住。
不過不要緊,動物都有慣性思維,人其實也一樣。有個簡單的辦法,往地上插木板,豎柵欄,一天一個,慢慢的合攏豬圈,野豬看到沒什麼事情發生,就會對慢慢多起來的柵欄習以為常。
最後只要將剩下的那個很小的缺口堵住,再大的野豬,也逃不出柵欄。
在王猛眼中,張蠔就是一頭會傷人的大野豬。
龍驤軍的力量,其實早就比張蠔要強,硬吃對方也不是不行,但全殲守軍,虜獲張蠔本人,就比較難了。
張蠔乃是萬人敵,這幾次讓他們吃盡苦頭,此人一定要活捉了收為己用。
這段時間王猛一直讓呂光徐成故意打敗仗,就是為了麻痺張蠔,讓他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其實包圍圈已經在不斷縮小,而手下士卒疲勞的程度卻與日俱增。
人就是這樣,就算一開始有所懷疑,慢慢的,不斷的積累勝利,也會變得膨脹起來,張蠔手下軍卒也是一樣。
張蠔還算謹慎,沒有追過河,一旦他得意忘形追過河,猥瑣大叔準備了很多後手對付他,保管有來無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插進張蠔大軍心臟的匕首,已經擲出,那便是鄧羌和苻堅所帶領的龍驤軍精銳,繞遠路,從背後截斷張蠔的退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至於東風是什麼,王猛一直不肯跟呂光和徐成說,只告訴兩位主將,目前而言,隔幾天就去輸一次,就是應該做的事情。
趁著沒人的時候,王猛派人檢查汾河的水深,發現水又長了不到一尺,如果再漲下去,似乎就不能渡河,必須要使用浮橋了。
於是在又吃了一個敗仗的次日,王猛讓人砍伐樹木,準備製作浮橋。
不知是何原因,在汾河對岸的張蠔並沒有阻止,可能是打著半渡而擊的主意吧。
畢竟秦軍兵多,糧草也足,而且是輪番上陣,張蠔這邊糧草已經快要見底,就等著夏糧秋收,也起了以拖待變的心思……
許昌城雖然破敗,裡面漢獻帝曾經居住過的宮殿卻是儲存完好,這裡也成為了趙川和蘇道質辦公的地方。
一路上,蘇家堡的大軍雖然威名赫赫,但無論走到哪裡都是秋毫無犯,名聲極好,說是仁義之師也不為過。
然而現在蘇道質也裝不下去了,這天開會,他把所有排的上號的人都召集起來,就是想聽聽眾人是什麼想法。
糧草快沒有了,之前籌集的一點黃金啊,銅錢啊什麼的也見底了,若是沒有糧草接濟,他們這些人就要去喝西北風。姚襄把許昌“收拾”得太乾淨,這是之前趙川等人沒有想到的。
“那個,蘇先生,我覺得吧……”一向溫文爾雅的竇韜,不好意思的在搓手,說實話,他家裡祖先很榮耀,說出某些話來確實很掉分,不過比餓死強啊。
到現在竇韜也是顧不得這麼多了。
“我們有些太要臉面了,流民隊伍是什麼生存法則,咱們逃脫不了。呃……咱們不如找周邊搶,哦,不,是借一些糧食來?”
流民隊伍什麼德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只講活命,不講道德。
說明白點,就是亦匪亦民,白天是難民,晚上就是強盜,能搶誰就搶誰的,毫無節操可言。
蘇家堡橫空出世,給人的感覺是耳目一新,但裝逼到現在,也裝不下去了。
陸家出來的一行人默不作聲,就連平日裡喜歡囉嗦嘮叨的陸長生,也沒有像衛道士一樣指責竇韜。
何不食肉糜,世上有一個晉惠帝就夠了。連飯都吃不上了,還特麼在意對方搶還是不搶?有種大家吃你別吃啊?
“這個我贊同,不過方式可以溫和一點,先禮後兵。”建康城黑澀會頭目出身的劉軌,亦是同意竇韜的建議,不去摸魚,只怕大家真要餓死。
曾經是冉閔手下大將的董潤,站在一旁默不作聲,斂秋不在這裡開會,他不會輕易發表意見。當年冉閔大軍乾的事情,很多也不是那麼光彩的,只不過被殺胡令的光芒所掩蓋,說實話,他很能理解竇韜的想法。
幾十年前,這裡吃人都是小場面,更何況只是搶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