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謝玄帶回去的那兩塊木板,上面寫著“桓公北伐,功在千秋!”“若犯虎威,雖遠必誅!”
也讓這位北伐大都督苦笑不已,心中暗罵趙川小混蛋。
人家把你架在火上烤,偏偏你還要感謝他,你說氣人不氣人!多虧桓溫胸懷寬廣,若是遇到心胸狹隘的人,只怕真會找趙川的晦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桓溫氣也是沒辦法。
佔領了徐州的他,已經向朝廷上表,說前方北伐大捷,需要更多的支援,也需要動員更多人來兩淮屯田,準備秋收之後,對洛陽發動進攻,收復舊都。
同時下令要五路北伐大軍保持戰線整齊,以免自己的亢龍軍精銳孤軍深入。
趙川等人的勝利,在外人看來,不是“蘇家堡”吃飽了撐的撩撥了鮮卑慕容,而是他桓溫先發制人的打擊了燕國的囂張氣焰,乃是北伐的開胃菜。
直接後果就是建康城內有些蠢蠢欲動的世家力量,又暫時偃旗息鼓,等待著戰場上的新變化,再來決定自己究竟應該支援桓溫,還是陽奉陰違。
話說兩頭,除了淮北一代風起雲湧以外,許昌周邊也不太平。
趙川等人伏擊了可足渾常,並非是動用了全部人馬,還有竇韜這一路,走的是許昌一線,大張旗鼓的揚言進攻許昌。
他接到的命令,就是像烏龜一樣慢慢的爬,一天走一點,每走一段路都注意偵查和防禦,別讓姚襄鑽了空子。
竇韜的人雖然走得慢,但行走路線卻是異常穩定直接,就是奔著許昌而去的。
初次出戰,熟讀兵法的竇韜自然是異常謹慎,甚至謹慎過頭。
路程剛剛走了一半,他的斥候就接到兩個訊息。讓這個比趙川大不了幾歲的年輕人有些猶豫。
第一個訊息就是蘇家堡伏擊了鮮卑慕容麾下的可足渾一部,打得可足渾常的部落騎兵全軍覆沒,幾乎是僅以身免三人逃脫)。
隨後趙川帶人利用鮮卑人的軍服詐開彭城城門,兵不血刃的佔領了徐州。
“洗劫”一番之後,卻又把城池讓出來,派人給桓溫報信。
彭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當桓溫接到趙川派人送來的信時,驚掉了下巴。
他們準備做卻不知道怎麼做才省力的事情,別人卻已經幫忙料理了,還是個不起眼的流民勢力,桓溫又怎麼能不大驚失色!
於是這位晉國北伐主帥派出手下勇冠三軍的大將鄧遐星夜兼程趕到彭城,帶著亢龍軍精銳沿著汴水佈防,而他自己則是跟中軍一起慢慢到彭城,將北伐幕府設在了彭城。
作為指揮中樞,總攬北伐各路大軍!
“初戰告捷”,敵軍全軍覆沒,晉軍士氣大振,並且重新展開,在淮北形成了新的防線,穩紮穩打。
得到前線戰況的慕容俊,鑑於當前險惡的局勢主力在山東跟鮮卑段氏死磕),悶不吭聲的忍下了這口惡氣,並沒有伺機報復,說實話,他也沒辦法報復。
如果說以上這些訊息是讓竇韜歡欣鼓舞,沒有了後顧之憂的話,那第二個訊息則是讓他很有些為難和沮喪了。
話說第二個訊息跟第一個也有著間接的聯絡。
趙川在龍亢周邊這麼一鬧的最直接後果,就是把晉軍的戰線,從淮南以南,推到了淮北。
面對如此大軍壓境的軍事壓力,自然有一個人坐不住了,那便是姚襄。他一直關注著桓溫的動作,晉軍從淮南前出到淮北,他又不是瞎子,桓溫自然是為了洛陽而來。
所以姚襄跑了!而且是跑得飛快!這種行為讓佯攻許昌的竇韜十分無語。
近期沸沸揚揚的流言,讓姚襄和他手下人除了姚萇以外),認為自己是天命之主。
既然是天命之主,那麼一塊配得上自己的根據地,就很是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