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還有時間和機會選擇,若是以後這裡成了桓溫和胡人廝殺的地方,那他們該找誰去哭呢。
兩軍交戰,刀劍無眼,這年頭沒什麼秋毫無犯之,沒糧食補給了自然是搶,還有抓壯丁,不僅胡人抓,東晉這邊的藩鎮也抓,歷史上的謝玄就幹過“抓壯丁”的事情,不過那是流民隊伍。
不過話回來,蘇家堡和竇家的塢堡不就是流民勢力麼?他們的統治地位根本就沒有得到任何一個政權的官方承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像蘇道質,陳縣的縣令,曾經的。這是東晉朝廷所承認的官職。
但東晉朝廷從來沒有過,蘇家堡就應該給蘇道質管轄,本質上,蘇道質和未跟著趙川混之前的郭敞一樣,一個普通的流民帥罷了。
竇韜點點頭,蘇道質沒有什麼大話,也沒有鼓吹,他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道理。一個他們竇家此刻也無法迴避的問題。
大象和老虎打架,兔子老鼠們就應該躲遠一點。
“晉升平年間,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東山謝安石,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後遂無問者。”
蘇道質看到竇韜有所觸動,趕緊把趙川昨晚寫給他,讓他背下來的一篇文章吟誦出來。
蘇道質文采很一般,但做戲是個好手,這篇被趙川略微改編的《桃花源記》,從這位中年儒雅大叔嘴裡念出來,頗有諸葛亮“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的感覺。
蘇道質得搖頭晃腦,竇韜聽得如痴如醉,趙川則是在一旁暗自發笑。
“大妙!此文足以千古流傳,只是亂世常有而桃花源不常有,能苟活已是萬幸……”
興奮之餘,竇韜也有些黯然。
當今是什麼世道,他怎麼會不清楚,蘇道質是在用文章告訴他,要兩家聯合,找一處可以避難的世外桃源,想法是好的,只是,這種地方真的存在麼?如果真有,那去那裡休養生息也不錯啊!
現在看來,蘇道質找上竇家的目的還是比較單純的。
“先生大才,不亞於再世諸葛,既然先生寫信邀我竇家人至此,還請不吝賜教!”
竇韜對著蘇道質恭敬一拜,以文觀人,這篇桃花源記,打消了他的疑慮,目前最重要的是,弄明白蘇道質究竟是想做什麼。
“我打算趁著桓溫北伐的東風,定居弘農洛陽河東一代。”
蘇道質的話如同金石之音,震得竇滔頭暈目眩。
大哥啊,你不是剛剛才要找個無人問的“桃花源”嗎?
難道你不知道洛陽是什麼地方?
那是下的中心啊!
不過話回來,別人可能無所謂,但洛陽卻是竇家真正的軟肋。
洛陽,竇家魂牽夢繞的地方,兩漢,尤其是東漢家族的榮耀,都是在那裡實現,若是自己能帶著家族重返洛陽,並且幹出一番大事來,他們這一脈只怕是能成為主枝,光大門楣不在話下。
只不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樣真的好麼?你蘇先生莫非不知道洛陽那裡是個什麼情況?
洛陽現在屬於軍閥周成,這個人兩面三刀,不可輕信。
洛陽北面是黃河,南面是洛河,往西走是潼關,再過去就是苻家的地盤,往東是汜水關,汜水關以東就是黃河渡口,北岸就是黎陽,那裡是慕容家的核心統治區。
夾在兩個大勢力之間,真的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