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個大才子叫楊慎就是寫了《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那位),為了皇家的倫理綱常,喊出“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正在今日”!
被嘉靖皇帝派到雲南三十多年,直到七十歲老死都沒回故鄉,臨終前一段時間去偷偷去四川還被人逮捕,送回雲南。
倘若東晉的世家精英有這等氣節,國家又豈會淪落到“神州陸沉”桓溫語)的地步?
家族是自己的,國家是眾人的,怎麼選擇,一目瞭然。這也是世家門閥政治的弊端,之一。
正當褚蒜子和大臣們僵持著,誰都不願意說話的時候,外面一個太監,急匆匆的跑進來,幾乎是氣喘吁吁,到了大殿內就跪下,汗如雨下!
電影裡常見的那種老遠就叫不好了不行了的人,一定活不長久,因為統治者為了安定人心,很可能砍了這個人說訊息是假的,誰讓他把壞事宣傳得大家都知道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文武百官都在這裡,有什麼事情,直接說便是!”
褚太后不悅的說道,沒有人注意到,她身邊的司馬聃,不自覺的抖了一下,似乎是意識到了什麼。
“啟稟太后,堂邑民變,流民帥郭敞,率手下衝擊了縣城衙門,縣令劉仕被劫持,同時被劫持的還有王家小女王孟姜!賊人劫持了衙門裡所有人之後,往北方去了,郗曇將軍讓我回來請太后定奪!”
晴天霹靂!
除了某些知情人以外,朝堂裡的諸公,莫不是驚詫異常!
要知道所謂的堂邑,就是今天的南京市六合區,而建康城,就是現在的南京市的玄武區,秦淮區等地,你說近不近!
首都近在咫尺的“郊區”,竟然被流民攻佔淪陷,官員被劫持走,未來皇后被劫持走……這是要變天啊!
“太后,請為小女做主。小女帶著家奴去堂邑賑災,不想遇到這等災禍,還請太后速速定奪。”
首先站出來的是王羲之,她女兒出事了,也確實有資格第一個站出來。
尼瑪郗超那混蛋說有個後手,莫非這就是後手?還是表親呢,這麼不靠譜?
王羲之在心中把郗超從頭到尾罵了個遍,他就不相信那個叫什麼郭敞的人,沒有後臺敢幹這樣的事情,這件事一定只是個開始,後面的事,還沒完!
“你派人出城,跟郗曇將軍說,不消滅郭敞的流民大軍,他也就不必回來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那個郭敞,褚蒜子的評價只有呵呵二字而已。
要知道,當初祖狄的弟弟祖約也是流民帥,而且手下軍隊不少,最後不也被朝廷剿滅了麼?這個叫郭敞的,手下千把人,居然就敢劫持朝廷命官,還有司馬家未過門的皇后!
他有幾個腦袋夠砍的?這種人如果不是腦殘片吃多了,那他就是有依仗,有恃無恐!
是他麼?終於是他出手了麼?
褚太后心中一冷。
文武百官都在,唯獨缺了一人,大司馬桓溫!
“大司馬”作為全國軍隊的最高管理官,除管理國家軍賦和組織軍事訓練外,還是軍法的執行者。說到底,職位上,他就是軍方的老大,雖然只是名義上的。
這會是他的手筆麼?還真是大手筆啊!
(本章完)
喜歡亂世逐流請大家收藏:()亂世逐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