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亂世逐流 > 第221章 馬屁不穿

第221章 馬屁不穿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我真不是亮劍楚雲飛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對於趙川的要求,桓溫幾乎是一口答應,特別是糧草的供應,這是在其他人那裡要不到的。

那些藥物,其實要多少有多少,但對於桓溫來說不一樣。

帶著光環,王者歸來,不知道要贏得多少民心,再加上他北伐出征,如果能贏,在東晉的威望不知道會到達一個怎樣的高度,或許跟當初的曹孟德差不多吧。

這可就厲害了!

趙川覺得自己雖然立場不同,但桓溫此人卻不能小看,畢竟是歷史上險些一統天下的人物最後枋頭之戰敗在慕容垂手上),現在自己差得實在是太遠。

小人物總是可悲的,幸運點的,可以喝點湯,不幸的,就是那句名言,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什麼的,悲慘的一塌糊塗。

桓溫還算大方,甚至有拉攏的意思在裡面,趙川不敢再往下面想太多。

談妥了正事,氣氛似乎也鬆弛下來,兩人間本就沒太多利害關係,或者說,身後沒站著世家的趙川,還不值得桓溫去思量對付。原則上他的便宜老爹陸納並未為其站臺,頂多是提供了點便利)

“神州陸沉,看著北方那些異族作威作福,我日夜難寐,你從關中而來,應該理解我的心情。還都洛陽,一直都是我的心願。”

既然已經談完了生意,接下來應該是要談情懷了,桓溫也是個雅人,一下子就把話題拔高到“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地步,趙川又怎能掃興。

他總不能說你一意北伐,全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刷聲望,一切都是套路吧。

“桓溫說得沒錯,現在的晉國,粉脂氣太重這年頭士子抹粉才是潮流,趙川這種素顏的是異類,還好夠帥)我就佩服一個半人!”趙川十分裝逼的說道。

這話是歷史上的苻堅說的,當初攻破襄陽,這廝就說是虜獲了一個半人,大獲全勝,不虛此行。

“哦?一個半?還有半個人的說法?”桓溫差點被趙川這樣的說法逗笑了。

“沒錯,一個就是桓公你,另外有半個,就是謝安石。”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饒是桓溫知道趙川在說奉承話,此刻也開懷大笑,摸著自己下顎的長鬍須,臉上得意的表情卻是怎麼都掩蓋不住。

不過很快他意識到一個問題,為何謝安只能算半個人?

他用疑惑的眼神看著趙川,對方沒有矯揉造作,而是直截了當的說道:“謝安石被家族所捆綁,所思所想,無不以陳郡謝氏為第一考慮物件,他又豈能算一個完整的人?”

趙川對於謝安可是充滿了怨念和無奈,一有機會便往死裡黑,小人報仇從早到晚真是一刻都不耽誤。

桓溫被噎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這道理是如此直白,如此鮮血淋漓,讓人難以接受又不得不信服。

說一千道一萬,他是龍亢桓家的領袖人物,又如何能擺脫得了“世家”二字。

“成也世家,敗也世家,你不是世家中人,很難理解這些愛恨情仇。謝安石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啊。

世家子弟,無不以自身姓氏為榮,抱團取暖,一方有難,同氣連枝,影響力巨大。

而彼此間分工卻又有所不同,其間的關係,三言兩語難以盡述。”

說起世家,桓溫也是很難一言以蔽之,其間的複雜感情,不是當事人,很難說得清楚明白。

“好了,趙大當家陪著老夫吹了這麼久的冷風,也是異常辛苦,來人啊,上酒!”

桓溫當初那手刃父親仇人的豪邁又出來了,此情此景居然想喝酒,趙川真不知道對方究竟是怎麼想。

這是一個花樣作死的年代!

魏晉士人作風不拘一格,有時候常常玩行為藝術類似於三國禰衡那種),雖然不常見,但更多時候率性而為則是很普通的事情。

比如走親訪友,到了對方家門口,突然腦子裡某根筋不對,不想去了,轉身就回去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

這裡現在風很大,又沒有妹子,周圍黑燈瞎火的,還不太安全,明天也有生死存亡的大事。

現在喝酒合適麼?又不是借酒澆愁?

很多事情趙川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桓溫成竹在胸,根本就沒把建康城裡的某些土雞瓦犬當回事看。

微弱的亮光中,一個窈窕的身影款款而來,看著居然還有幾分眼熟!

等來到燭光下,趙川愣住了,端著酒壺和酒杯的女子,居然是許久不見的·淑文!

趙川很想問她不是在襄陽養胎麼?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有時候要孩子需要些緣分,同樣是郗家的女人,郗道茂才兩次就中槍,而淑文和趙川兩人當初雲雨不知凡幾,對方的肚皮卻是毫無動靜。

“那個……”許久不見,又新撩了那麼多妹子,趙川看到淑文一時間竟然語塞,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這位俏麗的小寡婦沒有說話,而是給了某人一個幽怨的眼神,然後轉身對著桓溫盈盈一拜說道:“義父大人,酒已經上來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