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的腹地,實在不是姚襄可以染指的。盱眙這地方,離建康實在太近,各大世家不放心姚襄,姚襄又何嘗不怕對方磨刀霍霍?
羌人的姚家,和氐人的苻家,在石虎死後,曾經爭過關中,苻家贏了,所以苻健現在是關中的主人,而失敗者姚襄淪落到投靠東晉當看門狗,自然會有想法。
怎麼說關中的羌人都有不少,重回長安,眺望天下,一直都是姚襄的願望。
不過也不是說想走就能走,先要找好下一站,作為跳板,才能圖謀長安,姚襄把目光放到了洛陽的周成那裡。
周成是冉閔手下的大將,冉閔死了他投降了東晉,後來看到東晉沒有再北伐,索性自立為王,不聽調也不聽宣,旗幟沒有換,但已然是國中之國,派人守住泗水關就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那個),過起了小日子。
姚襄打算先打下洛陽,然後再借著桓溫北伐的東風,去長安。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沒有機會打算製造機會的姚襄,得到了一個噩耗。
堂邑的瘟疫爆發了!
他原本在這裡留下的一步暗棋,用來分散東晉朝廷注意的那支流民隊伍裡,爆發了瘟疫,已經死了許多人!
爆發了瘟疫的隊伍,還能夠打仗麼?聽說堂邑早已被戒嚴!
真可謂是人算不如天算!
以淚洗面都不足以形容姚襄心中的臥槽,他現在只想砍人,卻不知道砍誰才能出氣。
“大哥,出了點狀況。”姚襄的弟弟姚萇,剛剛從外地偵查回來,帶來許多有用的新訊息,悄悄的對姚襄彙報。
“你是說天師道準備作亂,咱們趁機把建康打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對於姚萇這種膽大包天的“花樣作死”,姚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其實百年後,有個叫侯景的羯人,完成了姚萇那“不切實際”的想法,震驚了天下。
不過這種想法此時確實太過於驚駭,不對,應該說太超前了。多走一步是天才,多走幾步可能就是瘋子了,姚襄覺得姚萇的腦袋稍微有點不清醒,應該去淮河裡好好冷靜冷靜!
“罷了,我自有主張。對了,桓溫的屍首現在還沒找到麼?上次找我們借了那麼多人,這點小事都沒有辦妥?”
姚襄一直維持著自己“仁厚長者”的形象,可真正的仁厚長者,又怎麼可能坐到他那樣的位置還沒被別人砍死?自然是有人替姚襄處理這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親弟弟姚萇就是其中一個。
“郗超已經察覺到什麼,現在帶著大軍離開了京口,到了揚州府,建康防衛真的很空虛,大哥,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姚萇仍然不甘心,還是勸說哥哥姚襄帶著大軍直撲建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建康,先殺光司馬家的人,再殺城裡世家的人,走一步看一步。
沒了主心骨,那些世家中人自己都會亂起來。
“行了,這話傳出去,我們會被絞殺。你下去休息吧,此事萬萬不可聲張。”
姚萇不情不願的下去了,留下府衙裡的姚襄一人沉默不語。
他弟弟想得簡單,就是殺殺殺,把反對的人殺光了,剩下的自然就是贊同自己的了。
但問題是,你再能殺,能殺得過石虎麼?連石虎都已經掛了,你學他又能蹦躂多久?
姚襄覺得,還是要等,要等待真正的機會。
不確認桓溫已經死了,他絕不會亂動,他永遠忘不了,曾經勝了他的苻健,是怎麼被桓溫的一支偏師攻入關中,一直被打到長安郊外的。
怎麼說自己的形象,目前來看都是不錯的,在東晉有很多同情他的人,但如果扯起反旗,天時地利人和,他就一項都不沾了,不失敗才是見鬼!
(本章完)
喜歡亂世逐流請大家收藏:()亂世逐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