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在郗璇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跡,但從面相上也看得出,她當初的美麗是不弱於郗道茂的,而且跟著王羲之這輩子也挺幸福,老爹沒選錯女婿畢竟是東床快婿的主人公麼。)
此刻郗璇的臉上帶著憂愁,她很擔心女兒王孟姜的婚姻大事。
謝家,江左世家的後起之秀,崛起度驚人。
而且這一代人才輩出。
謝安對趙川這個人是什麼態度,王羲之家每個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否則他不會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硬是把謝道韞的婚事退掉。
現在女兒王孟姜也看上趙川了,只能說是好東西人人想要,謝家能下手,莫非我王家就不能下手麼?這種事情還分先來後到?
榜下捉婿,是後來的傳統。大世家對才俊的籠絡,多半是聯姻的方式,這與愛情無關,純粹的利益出。
更何況這中間還夾著個郗道茂,雖然是親戚,但這女孩已經毀了,名聲和身體都是,謝安不會把她當成威脅。
然而現在換成王孟姜,情況就很不一樣了,因為這簡直是在跟謝安搶肉!
“我為官多年,一直順風順水,說明白點,其實我們這一脈就是王家和其他家族的紐帶,比如謝家,比如郗家。只是趙川這小子一攪和,與謝家的全面交惡已經不可避免了。”
王羲之嘆了口氣,他知道了郗璇不知道的事情,也看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家,可以透過謝道韞,從趙川口中得到需要的資訊。自家當然也能透過女兒王孟姜從那小子嘴裡套話。說明白點,這就是一種直接的競爭關係。
更何況,女人不論多麼大方,爭寵是必然的,而且是激烈的。
所以王家和謝家已經不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如果郗道茂不死,一定也會出現在趙川身邊,她跟王孟姜是表姐妹,說到底是一家人。
這是王家的一個強援,所以王家還是會繼續和郗家的政治盟友關係,而謝家一直在跟郗家作對,爭奪京口的控制權,所以王謝交惡,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謝安石的套路,太尼瑪深了!
王羲之在知道趙川來自未來,知道“歷史大勢”之後,謝安和謝家的一切圖謀,似乎都明明白白的擺在眼前。
他是個有大智慧的人,不然活不到現在,他們這一脈,在世家鬥爭中始終保持著然的地位和特殊的角色。
“孟姜不能當正妻就算了,那個位子也未必好坐。但不能讓謝道韞坐上正妻之位,不然謝家要膨脹,江左要變天。
在競爭當中,我們不能落後,卻也不必遙遙領先的跑在前面,明白麼?”
郗璇明白個鬼!她只覺得自家夫君現在已經是不可理喻了!
“逸少?我們的寶貝女兒,連個正室都當不上?”郗璇的語氣已經是相當不好,爆的前夕了。
“你啊,真是在侮辱謝安石的智慧,謝道韞的名氣比孟姜大多了,謝安捨得,我就不捨得?別多想了,回房間吧,明天我會會那小子再說。”
丈夫很頑固,也不反駁她,反正就是不同意不聽勸,郗璇也是毫無辦法。女兒已經把“名聲”傳出去了,如果最後跟趙川喜結良緣呢,那叫浪漫,萬一沒成,那叫不知廉恥。
王家這一老一少,讓郗璇一個頭兩個大,也只好由著他們胡來了。
這一天,除了王羲之做出了一個讓人詫異的決定外,遠在千里之外的鄴城,也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
燕國的遷都大典,正式開始!
“身居高位”,被封為“國柱”,“太子太傅”等職位的慕容垂,穿著漢人的服飾,主持遷都大典。
至於他為什麼要穿漢人服飾,原因很簡單,因為鮮卑慕容想當天下人的主人!在習俗上遷就一下漢人,掉不了幾塊肉,但卻能極大的籠絡人心!
鮮卑文字是一種比較悲催的語言,因為它只有讀音,沒有文字!
後世出土的文物中,幾乎找不到同時期的所謂“鮮卑文”,但卻有許多奇怪讀音的“漢字碑文”。
無論是後來的鮮卑改漢名,還是漢名改鮮卑名,都是無縫對接,原因只能是鮮卑人沒有可以書寫的文字。
說明白點,鮮卑人長期的習慣,特別是入主中原以後,所實行的,就是用相近的漢字讀音,去記錄鮮卑文,所以後來的北魏孝文帝全面漢化,並非是腦子有病,而是現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