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祿大夫,相當於戰國時代置中大夫,漢武帝時始改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顧問應對。魏晉以後無定員,皆為加官及褒贈之官:加金章紫綬者,稱金紫光祿大夫;加銀章青綬者,稱銀青光祿大夫。
西漢後期,九卿等高官多由光祿大夫升遷上來,並沒有具體職責。只不過,這個跟明代的翰林院一樣,都是“大佬”進階之前的最後一步。
所以說這個叫張澄的,官不算特別大,但是地位卻很重要,而且是一直在中央廝混,混得好的話,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也有可能在光祿大夫這個職位上老死。
“裡面請!”酒店的掌櫃,不卑不亢的說道。
趙川對著掌櫃點點頭,走進去以後上二樓,就看到靠近窗戶的桌子上有一個五六十歲的中年人,鬍子已經花白,看著慈眉善目。
“當年老父親過世,我請了頗善風水堪輿的郭璞為我找一處風水寶地,但是他卻說人世間不可能有十全十美,有一處地方,我可以年過百歲,甚至官至三司,但子孫後代卻不興旺。
另一處地方,我的壽命要減去一半,而且只能擔任鄉學小官,可是我的子孫後代會顯貴。”
剛剛坐定,這個不認識的老頭居然說出這麼莫名其妙的話。
趙川也是一頭霧水,弄不明白這個張澄想說什麼。
比起朱家的直來直去,大開大合,這個姓張的,說話實在是太過於含蓄。
“趙郎中,你會怎麼選擇?”
張澄直直的盯著某人的眼睛,然後等待著對方的回答。
“很簡單啊,憐子如何不丈夫,自己好無非是烈火烹油,福及子孫才是家族繁盛的大道,您說是麼?”
趙川的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那便是張澄一定會選擇後一個。
“你沒來的時候,老夫一直在想,我在這裡等待是否是浪費時間,但聽你剛才一言,老夫頓時覺得,趙郎中若是在江左,定是世家俊才中的第一人,好比這江上的一輪朝陽。”
張澄不動聲色的給趙川戴了一頂高帽子。
“這家店是老夫家族的產業,今天就盡地主之誼,請趙郎中吃頓便飯吧。”
趙川現在非常餓了,感覺這個叫張澄的真是異常貼心,感激的點點頭。
“江左呢,就是要吃魚。這道菜是把完整的黑魚,用尖頭棍自口真戮到尾部,煮濃鹽湯,多加花椒,薑末,冷後從口灌入,用細竹穿過兩眼,十個一串,掛北簷下,經冬凍透,至於二、三月魚成,生刳取五臟,用酸醋浸食。
來,試試味道如何。”
臥了個槽,做條鹹魚都這麼講究,這些本地世家中人還真是會吃啊!
張澄又讓掌櫃上了一小壺黃酒,接下來的菜除了一條蒸魚以外,其他的都是時令水果和蔬菜。
酒過三巡,肚子也吃得半飽,張澄把酒杯放下,嘆了口氣說道:“趙郎中可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
黃酒沒啥度數,趙川聽這話心裡一驚,腦中出現某個看似嚴謹的無良中年人。
“看來你已經猜到了啊,不錯,是你父親納來張家,跟我的想法一拍即合。他有兒子,我也有子孫啊。”
果然,又是納那個大嘴巴,把自己的身世到處說,這廝難道就不知道悶聲大財,扮豬吃老虎才是王道嗎?
趙川的臉垮下來,卻又是寫滿了無奈,誰攤上這樣的爹,恐怕都會感覺很尷尬吧。
“將來你若是有一處可以容身的地方,我想派張家的年輕一輩子弟去歷練歷練。
你母親紫韻夫人雖是鮮卑異族,但比大多數的世家貴婦更知書達理。漢家衣冠,入華者為華,入蠻夷者為蠻夷。
納說你有大志,老夫想賭一賭。”
哈?不是吧?這畫風有點不對啊!
趙川真是從江東本地世家中感受到那種強烈的憂患意識。
“我知道有個氐人叫苻堅,比漢人還崇拜儒學,平日裡一切習慣都像漢人靠攏,為何你們不把寶壓在他身上?”
趙川有一點很不明白。比起苻堅之後的一切異族統治者,這傢伙對待漢人簡直可以算是聖人了,為何江左之人如此不待見他呢?
“因為你母親雖然是鮮卑公主,但父親好歹是我們江東吳郡的本地人啊。
再說了,那個苻堅什麼的,就算再重用漢人,所重用之人也必定是些寒門庶族,可我們是大世家的人,如果跟了他,還能得到比現在更多的東西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