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說他們家怠慢了這場會議,而是家裡的重要人物都已經是整裝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郗愔和王劭,此刻都在臺城跟太后密談,至於談什麼,現在還不知道。
陳郡袁氏、潁川庾氏、太原王氏,也派了各自的代表參加會議,而本地原有的程顧朱等大族,則一個人都沒看到。
“天師道這次只是表象,或者說只是杜子恭這一派的私人行為,郗曇已經跟葛洪仙師談過了,由他親自帶人清理門戶,給郗家千金一個交代。”
相貌堂堂的謝萬,似乎是這次會議的起人,他素來有威信,眾人聽到他的話都是頻頻點頭。
東晉叫葛洪的人雖然不是絕無僅有,但不見得有很多,而當的起葛洪仙師這四個字的人,也就是唯獨一個了。
沒錯,他就是跟趙川淵源頗深的那位葛神醫!
他為什麼會是天師道的人?看樣子地位還不低的樣子?這些都沒有人解釋。
但現實就是,這個人不僅是位名醫,而且還是個道家中人。
“這次我內人家的不幸,恐怕只是江東世家的障眼法,讓我們為了追捕天師道而疲於奔命罷了,真正的殺招,恐怕還沒有出來。”
王羲之不止是會寫書法,當官也是有幾把刷子的,這些情況看得很通透。
天師道說白了就類似於現代的浩南哥一類的,他們是吃飽了撐的去綁架郗道茂呢?背後沒有後臺是很難想象的。
“今天要說的主題不是這個。防微杜漸,本土世家,有捲土重來的趨勢。太后交權也是時間的問題,所以這次我帶來太后口諭,讓世家的年輕一輩子弟們都準備準備。”
太后褚蒜子的母親是謝家的女人,謝萬知道這樣的訊息不算是什麼新鮮事!
“這是何意?”王羲之七個兒子,個個都不錯,太后能提出這樣的訊息,簡直不要太高興!
“殿下準備親政,需要一些年輕俊傑在身邊,給他打打下手,順便跟著宮中的師傅們學習一下,作為殿下的伴讀住在宮裡。”
謝萬語氣十分平靜,但在場的諸人都是無聲的交換著眼神。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在庸人們被郗道茂的事情弄得暈頭轉向的時候,褚太后已經想出了釜底抽薪之計!
江東本土的世家,不能滅掉,滅掉之後,就會讓東晉元氣大傷!
這一點不僅褚太后看得清楚,遠在荊襄的桓溫也是看得清楚。
但江東的世家,跟包括褚太后在內的這些南渡世家們不對付,不能相容,這也是鐵一樣的事實!
既然這一代不能消滅,那不妨把希望留到下一代,慢慢削弱,百年之後,江左已無人知曉江東的程顧朱這些本土世家了!
陽謀,你知道對方的圖謀,卻沒有一點辦法!
什麼?你說程顧朱這些本土世家也有人才?
確實不假,比如納就很厲害,連江湖經驗豐富的趙川趙大當家都被他坑了。
但那又怎麼樣?有沒有才華,選誰不選誰,還不是要看“裁判”的。
裁判從哪裡來?還不是他們南渡世家的人多一些!
褚太后這一步棋實在是下得太妙了!
“三日之後,就在這玄武湖畔。太后和殿下都會親臨,還有江東的大儒們都會到場。這可是一場盛會,如果家中子侄能夠露露臉,相信會有很好的出路。”
謝萬得意的摸了摸自己的美鬍鬚,王羲之家有人才,難道他們家沒有麼?
額,家中那兩個庶子確實不成器,但嫡子卻不一樣了。
嫡子謝韶,才華橫溢,假以時日,才幹不在自己之下!褚太后現在的“招賢令”,簡直就是為謝韶量身打造的。
世家就是這樣,家族的興衰,永遠都比國家的興亡要重要,要排在前面。現在東晉一場內亂就在眼前,而南渡世家所關注的焦點,不是追查天師道餘孽的下落,而是褚太后丟擲來這個“繡球”!
“這樣,報名的名額有限,大家把各家要上報的名字提上來吧,九五之尊不可選,取中間為七,七七四十九為一輪迴,人不可再多了!”
四十九個人看上去很多,但這四大世家,可都是不會退讓的,剩下的飯菜還有多少呢?
坐在角落裡的桓衝冷眼旁觀,一言不。
桓家歷來就是武將掛帥,自家大哥桓溫自不必說,就是子侄輩的,兄弟輩的,也都是軍職,跟司馬家的皇帝混?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