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院使將華琬請進正院,又令婢子上了茶,玩笑道:“自新宋國建六院以來,華娘子是最年輕的院使。”
“小女慚愧,承蒙少府監看得起,擔著副院使一職,小女也惶恐了,好在凝光院匠師多是勤勤懇懇,也不必旁人多督促。”華琬接過茶湯,乖覺地說道。
“你身子小肩膀弱,性子又柔和,得罪人的事情就讓羅院使做去,她聲音大著呢。”褚院使笑著將新鮮果碟和新醃的蜜果子端到華琬跟前。
見華琬喜歡蜜果子,褚院使不忘命人裝一罐讓華琬帶了去,“是我女兒親手漬的,叫羅院使也嘗嘗。”
褚院使早年同一位寒門學子成了親,後來其夫郎考中同進士,如今在四門學任從七品主簿,聽說待褚院使極好,家裡和睦幸福,日子過的滿足,怪道六院裡數褚院使的脾氣最好,沒有鋒芒,不爭不搶的。
華琬將凝光院的夏衫單子拿出來,少府監已經蓋了章,褚院使看了看,笑道:“好的,一個月後我會命人將制好的夏衫裝疊送到凝光院。”
“一個月就能制好嗎?”華琬驚喜道,一共一百五十套,一個月是很快的。
“能,若不是宮裡有許多袍衫要制,還能更快。”褚院使笑道。
褚院使人好,若碰上故意為難人的,拖也能拖兩三月,待夏衫制好,這天氣也涼了。
華琬向褚院使道謝,亦詢問裁造院有甚需要她們凝光院做的。
褚院使道:“確實需要一批鎏金發簪,裁造院打算將各坊和上下界坊的飾物分開,若凝光院忙得開,可否替我們制五十支鎏金葫蘆紋簪。”
“可以的,有少府監印章後,凝光院大約十日能完成。”華琬欣然答應。
“好,今日我就寫單子到少府監。”
又寒暄幾句,華琬起身告辭,褚院使以為華琬急著回凝光院也未多挽留。
華琬帶著辛蒼三人乘馬車至潘樓街,辛蒼和辛蕪第一次逛街市,對街邊的鋪子、攤販皆好奇,香梨是個機靈的,看到辛蒼、辛蕪的目光飄向哪裡,就嘰嘰喳喳地介紹哪裡,倒也介紹得極詳盡。
四處逛了逛,華琬買了許多絹帕、抹領等小玩意送香梨和兩姐妹,眼見前頭搭起遊欄,圍起花色簾子,一打聽是唱諸宮調的,辛蕪立即鬧了要去,華琬亦喜歡,便去交錢準備入遊欄。
正排著隊,香梨吸了吸鼻子,炙鹿脯的香味不知從哪兒飄過來,甚誘人,香梨忍不住說道:“聽戲沒點零嘴兒哪裡能了。”
華琬撲哧一笑,掏出兩顆碎銀子交給香梨,“我在這兒排隊,你去買兩份鹿脯,兩份香糖果子和解渴的梨條,別走太遠,買了就回來。”
“謝謝婉姐姐。”香梨歡喜地接過碎銀循著香味兒一溜地跑遠了。
香梨常隨莫福叔到京城玩,華琬也不擔心。
付了聽諸宮調的銀錢,香梨還沒回來,華琬又等了會,仍不見人影,不免開始著急了,遂與遊欄的老安說一聲,與辛蒼、辛蕪分頭找起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