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要扳倒趙允佶和齊淑妃一族,還得靠另外一人,而這個人,暫且不能由他出面,趙允旻微微闔眼,他在感慨張貴妃真能沉得住氣。
……
吳院使掛念六院競藝,故於元月初二回凝光院,見金頂冠已完成,而金鳳環也已開始編綴,非常滿意,破天荒地送了一支素銀簪給華琬,讓華琬喜歡甚花樣,自個兒鏨刻了便是。
元月初六女官要進宮拜見齊淑妃和張貴妃並參加宮宴,但因六院女匠師眾多,而那齊淑妃又感染了風寒無暇安排,是以張貴妃令每院除了五品以上女官,再來兩、三名優秀的六品金匠師便可,終歸一切從簡。
羅坊主詢問了華琬意見,見華琬無意進宮拜見,便答應吳院使,帶吳嬋蘭和王芷蓉入宮。
女官的宴席擺在安陽宮。
雖說入宮是件要緊事,可工巧匠師與宮中貴人素來無甚利益上沖突,是以大家只要仔細地按規制行事,就不會有一絲錯處。
王芷蓉終於瞧見了後宮最具尊榮的齊淑妃和張貴妃,張貴妃果然如民間傳的那般,生得冰肌玉骨,有傾國傾城貌,坐在上首的海棠高背靠椅上,一語不發便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王芷蓉咬咬牙,她尚有自知之明,雖然她亦有如花美貌,可比之張貴妃,卻少了幾分韻味和氣質,不過,若有一日她能穿上張貴妃的那身銀紅織金廣袖天香湛露大牡丹紋褙子,再梳起飛天髻,戴鳳紋寶鈿金簪,或許就不會遜於張貴妃了。
比之張貴妃的美豔,更令王芷蓉驚訝的是齊淑妃的幹瘦,若說張貴妃是豔陽皎月,齊淑妃則黯淡地連顆辰星都算不上,有張貴妃在,睿宗帝怕是一眼都不屑多看齊淑妃了。
一場宮宴下來平淡無奇,王芷蓉百無聊賴時,內侍通傳二皇子和雲嵐公主來了。
一時之間,不止王芷蓉,殿中其餘年紀尚輕的女官皆來了精神,挺直脊背,面上整齊地掛上柔美淺笑。
趙允佶和趙雲嵐進殿後先向齊淑妃、張貴妃道了安。
趙允佶一襲秋香色金絞邊袍服,趙雲嵐則是茜紅撒金羅紗錦緞褙子,百合髻上簪蟲草花勝,雙目烏溜溜地打量六院匠師,再而調皮地一仰腦袋,大咧咧地在張貴妃身旁坐下了,論起容貌,雲嵐公主亦是個妙人兒,可惜坐在張貴妃身邊,便顯得尋常。
趙允佶接受了女官們的拜見,並拱手回禮後,極有風度地請女官們繼續享宴。
王芷蓉時不時抬頭朝趙允佶投去熱切的目光,想起她與趙允佶在床榻上的那些事,還有趙允佶對她說的話,不禁面紅耳熱。
趙允佶的視線亦有與王芷蓉相碰,可每一次皆神情不動地移開。
宴席撤下,張貴妃言殿外搭了戲臺子,請眾女官到殿外聽戲和賞花,趙雲嵐不待下首的女官們起身拜謝,先撫掌站起,同張貴妃問道:“我在殿內都煩膩了,娘娘,今兒戲班子裡可有會唱雜劇《目連救母》的?”
“有有,都有,雲嵐盡管照自己喜歡的點。”張貴妃笑說道。
眾人到了殿外,王芷蓉未隨眾人一處,她一直留意二皇子動向,此刻見二皇子進了安陽殿旁的竹林,匆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