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阿琬,正月初十五的晚上,我帶你去看燈會。”趙允旻揉了揉華琬腦袋,“我先走了,好好過年。”
同趙允旻告別,關上隔間門離開時,華琬才想起一件事,甄大人曾言他是孤單一人在京城的,如此年關豈不很寂寞,華琬跺跺腳,心頭湧起一股酸澀。
……
年關京城的街頭巷尾皆是屠蘇酒的香氣,回到棗家子巷,華琬跟在舅舅、表哥身後貼門神,掛起長三尺寬五寸的喜慶桃符便是濃濃的年味。
小院煥然一新,葛氏從廚房探出個身子來,“華琬,你到街市上買份馬牙菜。”
“好的。”華琬拍拍手站起,李仲仁不放心地陪同華琬出門。
這幾日街坊上最多的就是年貨了,小商販一聲高一聲低地叫賣著幹茄瓤、馬牙菜甚的,還有許多穿了簇新襖子的孩童在街邊簷下打鬧唱歌謠。
‘新年已過,皮鞋底破,大擔餛鈍,一口一個……’
孩童聲音稚嫩,聽著十分有趣,華琬呵呵直笑,不自禁地想起當初隨爹孃一起在保康門大街過年的情景,笑著笑著,眼睛就濕了。
華琬和李仲仁在棗家子巷巷口的商販攤上,挑了簍上好的馬牙菜買下,街市上雖熱鬧,卻也不敢多做逗留,匆匆回家繼續打下手幫忙。
用過年夜飯,李昌茂三人知曉一會華琬會被羅坊主接走,不能陪他們守歲時,心下頗有不喜,可他們也知華琬終究姓華,並非李家人,如今華琬將每月大部分俸祿送回來,已經是極念情義了。
李仲仁趁著爹孃到院裡放爆竹時,與華琬說道:“阿琬,我二月初八下春闈,那日你可能來送我,你與爹孃在便好,別帶那旁的人。”
華琬點頭答應,春闈對表哥很重要,而且送表哥入貢院耽擱不了多少時間,至於林馨的事兒,一切待哥哥從貢院出來再談不遲。
戌時中刻,羅坊主到棗家子巷同李家拜年後接走了華琬。
驅儺的隊伍亦剛走上禦街,一路往皇宮行去。
羅坊主帶華琬跟在擠擠攘攘的人群後,聽著驅儺唱詞,走了大半段禦街才停下。
華琬擠得腦門上冒汗,眼見熱鬧的人群漸漸往皇宮方向遠去,反而松一口氣。
“師姐,咱們還是回去歇息吧。”華琬搖著羅坊主的手。
羅坊主滿口答應。
回凝光院的路上,羅坊主問道:“阿琬,你在京城可有相熟的、幫助過你的朋友,若有,明日要帶送門狀和年禮去拜訪。”
華琬想了想,朝羅坊主豎起三根白細的手指,“師姐,我有三戶人家要去拜訪。”
羅坊主好笑道:“我還以為只有安掌櫃一家,小瞧你了。”
沿街買齊送門狀和年禮,回到凝光院已臨近子時,華琬請羅坊主歇息後自己卻不肯熄蠟燭,躲在炕頭一角,從荷囊裡悄悄掏出幾根她一直捨不得用的兩色上好玉線。
青荷見華琬一副藏著掖著不肯給她看的賊兮兮模樣,好笑地掩門自去歇息。
華琬倒騰了好一會,終於舒舒服服地躺在炕上。
她買的三份年禮裡有一份是甄大人的,可甄大人的家在哪裡她卻不知道了。
甄大人言正月十五帶她去看花燈,那日她要詢問甄大人住在何處。
腦子漸漸開始昏沉,耳邊還響著‘砰砰嘭嘭’的爆竹聲,又是一年過去,卻不知來年能否真像甄大人說的,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