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娥還在旁邊火上澆油的叫喊助陣,一家子正笑鬧的時候,低矮的牆頭上忽然露出了一個人頭。
雖然聖井村距離海邊很遠,但也經常刮風,地基和院牆都是石頭壘的,低矮但很是堅固。
隔壁鄰居王嬸就趴在牆頭上,一邊納鞋底子,一邊撇嘴譏笑:“又打閨女吶,小雅落水好不容易討個活命,你這做孃的真狠心,還打她。”
王嬸叫王桂枝,和劉秀珍前後腳嫁到了聖井村,兩人鄰居多年,免不了經常攀比,摩擦不斷,如今聽見動靜又在牆頭那邊冷嘲熱諷的。
見到她,劉秀珍慌忙拉了拉衣襟,把有補丁的一角拉到了後面。今天下地,她換了一身舊衣服,深藍色的偏襟盤扣上衣,深藍色的褲子,上面都是補丁,怕王桂枝看見了笑話。劉秀珍慌忙把衣襟上的補丁藏了起來,可是褲子上的就掖不住了。
但此刻她也顧不得了,停住手沒好氣的道:“我那有打孩子,你別胡說八道。”
王桂枝提高了聲音,笑道:“哎吆,莫非是我看走眼了,你是在給閨女撓癢癢吶。”
劉秀珍的動作,蘇雅自然看的清清楚楚,不禁一陣心酸,便抱住她的手臂笑眯眯的道:“王嬸,我媽就是給我撓癢癢的,她怎麼捨得打我,怕我身子不舒服,都不捨得讓我下地吶。”
王桂枝挑眉:“你就護著這個糊塗娘吧,你這孩子燒了兩天了,身子肯定沒什麼力氣,嗯,嬸子蒸的窩窩,你先吃兩個墊墊。”她說著,把手絹包的兩個窩窩頭放在了院牆上。
蘇雅有些看不懂兩人,明明整天鬥的烏眼雞似的,但老蘇家有什麼事,王桂枝卻是跑的最快的。家裡的孩子要是有個頭疼腦熱的,王桂枝比劉秀珍都緊張,經常罵她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兩人整天吵的不可開交,但有什麼事,王桂枝卻還是毫不猶豫的跑過來幫忙。
蘇雅看著母親,等著她示下,老蘇家已經是習慣成自然了,什麼事都聽劉秀珍的,她沒發話,蘇雅是不敢去接窩窩頭的。
劉秀珍裂開嘴,扯出一絲僵硬的笑容來:“接著,不拿白不拿。”
蘇雅聽話的走過去,接過了窩窩頭,給王桂枝道謝。這年頭,缺吃少穿的,窩窩頭平常也是吃不到的。
王桂枝把窩窩遞給蘇雅,手絹甩了甩又裝了起來,一邊不滿的撇嘴道:“我是心疼孩子,要是換了你落水,餓死我也不管你。”
劉秀珍不甘示弱:“我餓死也不會吃你家的東西。”
兩人又開始了每天例行的唇槍舌劍,互相攻擊,蘇雅嘆氣:“媽,我餓了。”
一句話成功的打斷了兩人,劉秀珍還沒來得及說話,王桂枝卻搶先道:“你媽就是個糊塗蟲,不會照顧孩子。孩子都病了好幾天,也不捨得做點好吃的,整天摳死摳活的,攢著錢做棺材板啊。”
劉秀珍硬著脖子道:“誰說的,娥,去上屋挖點玉米麵。”猶豫了一下又接道:“再挖半瓢白麵。”
蘇娥的眼睛頓時亮了:“媽,小雅病剛好,再拿兩個雞蛋給她補補吧。”
分田到地政策好了,不再限制養殖雞鴨的數量,劉秀珍就多餵了幾只雞。但攢下的雞蛋要用來換油鹽醬醋的,平時哪裡捨得吃,只有家裡幾個孩子過生日的時候,給煮一個就是大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