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準備中秋節,最空閒的大概就是烏雅氏了。
‘蘊真齋’裡,烏雅氏午休起身後並沒有著人去請成太妃和密太妃,而是倚在大靠枕上品讀幾天前十四寄回來的那封信。
柳嬤嬤在這種時候不敢上前打擾,只是站在一旁候著。
過了一會兒,烏雅氏放下書信,輕聲道:“都說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但十四不回來,哀家這心裡總覺得缺了點兒什麼。”
柳嬤嬤斟酌著道:“娘娘,十四爺身負重任,既然皇上與十四爺有過商議,想必是真的不便回來吧。”
烏雅氏把書信小心的收起來,“或許吧,哀家也不是不顧大局之人,若不然先帝也不會放心讓哀家坐皇太后,恐怕先帝就是想著哀家能幫他看著這河山,做他的眼睛。”
“娘娘也擔得起,宮裡的那幾位可都得靠邊兒站呢。”
烏雅氏輕聲一笑,“不過是些自作聰明的罷了,這人吶,不能太笨,也不能太聰明,太精明的人不好。對了,按著慣例,明兒上午他們幾個是不是能進宮?”
‘他們幾個’柳嬤嬤自然知道指的是誰,福身道:“回娘娘,幾位爺是要進宮的,晚上去圓明園參加宮宴。”
“嗯,既然最開始定下了規矩,那麼便按著那個來,皇帝這個法子不錯,即便先帝不在,也做到了友愛兄弟,百姓和朝臣都看著呢。”
柳嬤嬤眼神微閃,皇上這招的確是妙,一方面堵住了朝臣和百姓的悠悠之口,一方面又穩定住了各位郡王貝勒。
“娘娘說的是,皇上這些年一直把友愛兄弟這點做得很好。”
烏雅氏視線放長,“是啊,皇后今兒可來請安了?”
“還沒呢,可能是等著傍晚時分再來的,老奴聽說各位娘娘上午在‘廓然大公’裡待了一個多時辰。”
“幾個月沒在園子,皇后一來還不是要立個下馬威?這不過是慣例罷了,寧嬪如何?她現在可是懷著身子,要多加註意才是。”
柳嬤嬤福了福身,“老奴聽說皇后上午還特意留下了寧嬪娘娘,說是要囑咐她多注意身子。”
烏雅氏坐起身,柳嬤嬤忙上前扶著,“不管她心裡如何想,只要面子上過得去就成,哀家也不求別的,皇后只要是個顧全大局的,哀家輕易不會動她,但若是連這點都做不到了,那就到時候兒了。”
柳嬤嬤低著頭沒有言語,皇后娘娘這個位置說穩也穩,說不穩也不穩,但相比其他娘娘,娘娘還是顧及著皇后娘娘的,希望她可莫要犯錯,畢竟動中宮之主可不是小事。
主僕兩人正說著,秋夏放輕腳步進來道:“娘娘,皇后娘娘來向您請安了。”
烏雅氏動了動眼皮,“直接讓她進來吧。”
“是。”
烏拉那拉氏進來以後也沒有往上首瞅,福身行禮道:“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吉祥。”
烏雅氏親熱的叫起,“快起來吧,哀家還想著幾個月沒見你,有些擔心你呢。”
烏拉那拉氏又福了福身,“勞皇額娘掛心,兒媳也十分憂心您,只得在宮裡多多抄寫佛經為您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