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隨著如煙肚子越來越大,她的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但是她每天都會去書房陪伴諸葛亮。諸葛亮為蜀國鞠躬盡瘁,每日操勞,如煙的陪伴能給他精神上的慰藉。
更重要的是,每日面對複雜的政事,即使是諸葛亮,也難免會十分煩躁。而給如煙當老師,為她講學,則可以讓諸葛亮煩躁的心情平複下來。如煙是個好學生,她有時的想法很奇妙,而且她的記憶力堪稱驚人,諸葛亮有時想,若如煙是個男子,那大漢就又多了個能臣。
這天,諸葛亮又為如煙講課,講到了《史記項羽本紀》。如煙對於這位西楚霸王的態度是:出身很好,得天獨厚,家教很好,禮賢下士,霸氣十足,但是作為逐鹿天下的人,要坐上那把椅子,不僅僅需要霸氣,還需要能力,更需要詭計,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因為,這個世界永遠是由勝利者書寫史書的。
如煙問諸葛亮如何評價項羽,諸葛丞相搖了搖羽扇說“有勇無謀。”
這時洛陽的急報到了,馬謖親自來書房送上急報。看到馬謖,如煙趕緊撐腰起身,然後向諸葛亮和馬謖行禮,扶著腰一步一步慢慢地離開書房。
馬謖看到如煙的身形,問“丞相,如夫人這身形得有五個月了吧。”
諸葛亮邊看急報邊說“快六個月了。”
“那幼常要恭喜丞相了。太醫有說是男是女呢?”
“太醫說,如煙的脈象十分有力,應該是個男孩吧。”
————分割線——————
如煙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臥房,剛才進入書房的是馬謖。就算她歷史不好,也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件有名的歷史事件。
她之前不知道原因,但經過幾次和馬謖的碰面,如煙對其做了“側寫”,得出的結論是,馬謖被斬情有可原。
馬謖的確非常有才華,身為蜀國人僅僅憑借傳來奏報就可以掌握大部分魏國朝堂之事,有實力,有能力,但是有些過於自信了。
過於自信的人一般都不聽他人的勸告,很容易一意孤行,而且馬謖雖然非常有才華,但是他並沒有上戰場的經驗,戰場上千變萬化,很多書本上面或者訓練場上學到的東西在戰場上根本無用武之地。
如煙在第一世,有一位“高帥”學生,當時作為他的師父,她受到了研究所同事的羨慕。但是,一次實驗,暴露了“高帥”學生的不足,他的確很能幹,但是太過自信,結果一個重要的引數他根本沒有經過驗證就進行了實驗。雖然這次實驗並沒有造成損失,但作為直接參與者的“高帥”學生還是被調離了科研崗位。用如煙的話說,他的確很有能力,但是面對這種不能失誤的事情,憑空想象是不行的,經過百次千次的實驗驗證才是值得信賴的,真理只有經過無數次的實踐檢驗才能被奉為真理。
對於馬謖而言,他沒上過戰場,沒有用戰場來檢驗自己的理論和想法,太過於自信自己的那套觀點,這是如煙對他的看法。
————分割線——————
這邊書房,“曹丕果真死了。”諸葛亮開啟急報說。
馬謖極為佩服,“丞相果真料事如神啊。”
“曹丕臨終前還立曹叡為太子,他還特地指定了四位輔臣。幼常,你不是對魏國朝堂瞭如指掌嗎,你說說這四位輔臣是誰呢?”
“輔臣一定位高權重,在曹丕的同輩宗親中,曹真,曹休。文臣嗎,尚書臺的陳群。”
“然也。”諸葛亮點點頭。
“這第四人,吳質?”
“不,是司馬懿。”諸葛亮搖頭。
“司馬懿!他不是被罷官了麼!”馬謖很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