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通讀了《力士移山經》的《顯相篇》,白小樓已經明白了這門功法的修行之法。
力士移山經修行的第一步就是修煉出太嶽之相。
異相是修行的基礎。
人體是內天地,世界是外天地,內外天地之間卻並不相通。想要修行,必須溝通內外天地,從而引靈入體,脫胎換骨。
異相則是溝通內外天地的一把鑰匙。沒有異相,就溝通不了內外天地,就無法引靈入體,自然就無法修行。
力士移山經修的是太嶽之相。
異相修行,首重觀想。力士移山經中有雲:“以心觀之,以氣聚之,以神孕之,積土成山,積氣成相。”
觀想太嶽之相必須要有參照物,天下所有山嶽都可作為參照。但是,力士移山經畫捲上的那座大山,卻是最佳觀想參照物。
單憑這幅“太嶽真形圖”,力士移山經就不愧是頂級功法。異相修行,觀想是根本。以山嶽之相為例,要想修成山嶽之相,必須觀想出山嶽神韻。否則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觀想出來的就是個土堆石塊而不是山。要得山之神韻才能成就異相。其他異相的修行也是一樣的道理。
沒有頂級功法的修行者為了觀想出異相神韻,不得不踏遍天下,觀山、觀水、觀日、觀月、觀雲……付出多少艱辛,只為了參照觀想,觀出神韻。而這幅太嶽真形圖,卻早已神韻自生,只要依葫蘆畫瓢,便能修出異相。如果傳出去,不知道要羨煞多少人。
按照經書所言,山嶽之相的修行之法便是觀想山嶽之形神,然後吞食靈米、丹藥,或者利用靈石,吸收其中的靈氣凝聚異相。其中靈藥和靈石都以蘊含土屬性靈氣的為佳,無屬性的次之,其他屬性的再次之。
但是,白小樓本來就已經是天生異相了。天生異相,天生就能吸納天地靈氣,倒是用不上丹藥靈石這些。
“這個世上所有的天生異相者,恐怕只有我是最倒黴的了。明明已經天生異相了,卻不得不跟沒有異相的一樣,還要重新修煉異相。”
白小樓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
“修行太嶽真形,資質上乘者,三至五年可成。資質中等者,五至八年可成。資質下等者十年可成。十年不成者可棄之。”
“呵呵,這一點我倒是不一樣。我本來就已經有異相了啊。沒有異相者要修出異相,只能靠吞食玉珥之類的靈物補充靈氣。而我天生異相,天生就能溝通天地靈氣。我要修成異相自然會快得多。”
白小樓盤坐在床榻上,按照力士移山經的修行之法擺好了姿勢。
“安忍不動心如嶽,頂天立地身如峰。”
白小樓挺直脊背,盤坐在床榻上,調身、調息、調心,定心入靜,心神沉入識海,參照太嶽真形圖,以心念在識海當中勾勒山嶽之形。
太嶽真形圖本就是一幅畫。觀想山嶽之法也跟作畫類似,白小樓以心為筆,在識海之中描繪太嶽真形。
太者,至高無上。
嶽者,至大之山。
太嶽者,至高至大之山也。
以心為筆,描繪太嶽,賦予至高至大之意,刻畫巍峨磅礴之形,成就永恆不動,頂天立地之神韻。
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一揮而就,太嶽真形渾然天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異相修成了。
以心為筆,還需以靈為墨!
“吾執心之筆,以靈為墨,繪太嶽真形。日複一日,經年不止,遂聚氣成形,積土成山,終至天人感應,異相自生。乃作歌曰:
異相出,天門開,神通法力此中來。
一點靈光心湖起,從此不是凡俗兒。”
心底浮現出《力士移山經》中前人修成太嶽異相的記載,白小樓知道這人真的是天縱之才。一個沒有異相的普通人,一年時間內修成太嶽之相,就算靈米之類的東西不限量供應,也真沒幾個人能做得到。
“你們需要吞食靈物才能修出異相,但是我不一樣。我天生異相啊。天生異相,天生就能吸納天地靈氣,靈氣源源不絕,根本就不要擔心靈氣的問題。”
腦海裡的念頭轉瞬即逝,功法修行仍在繼續。
心念勾勒太嶽之形,筆畫越來越流暢,越來越自如。一筆一劃渾然天成,妙不可言。
依照力士移山經中的聚氣之法運轉,分出一念,自天門引入天地靈氣。不知不覺中,白小樓的識海生出一股飄渺悠然、不可名狀的氣息,無聲無息的融入了勾勒太嶽真形的筆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