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道胎期屍變至少也是個銅皮鐵骨的老僵,要是飛升期的屍變了不是屍王就是鬼王。我說你們也是,一把火燒成灰不就得了,什麼心事也沒有,非要搞什麼祭靈衛士,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道士的話一針見血,封子軒默然苦笑。
他知道道士說的法子是最安全的,可祖制如此他又有何辦法呢?
況且封家的祖陵並非那麼簡單,埋在裡面的列祖列宗可不僅僅是保了個全屍入土,裡面還有其他不可言說的妙用,這妙用便是道士所說的祭靈衛士。
修士的修為越高越是要在大限來臨前尋一塊風水寶地作為埋骨地,究其原因並不是凡人所想的那樣希冀著那裡的風水能保佑他來生轉世能獲得什麼好處,而是怕自己的屍骸産生詭變殃及無辜。
除非一把道火徹底燒淨,否則只要有屍骸留下,便都有可能引發出各種各樣不可預料的變故。
比如屍變成兇僵惡鬼,再比如屍骸被人利用煉製成屍傀法寶之類的物事,雖說人死如燈滅,但無論是誰也肯定不想自己的遺體被人如此糟蹋。
封家便是利用了類似的道理,將先人的遺骸化為了守護家族的祭靈。不同的是封家的祭靈都是自願的,如封子涵這種個別情況也會透過超度化解幹淨怨氣後再入土為安。經過血脈相連的族人日夜香火祭拜,以及其他一些密不外傳的秘法,亡者靈魂昇天度入輪回,留下的遺體則會産生奇異的變化,殘留在遺體上的殘念會結合祭拜的願力化成一抹神性,這抹神性便是祭靈。
祭靈沒有主觀意識,只有些許戰鬥本能和守護家族的濃烈慾望。只要祭靈一日不滅,它們便會誓死保衛家族的安全。當家族遭逢大變,經過特殊的手段喚醒它們後,它們便會和自己所寄存的屍骸結合為一,化為不畏生死的祭靈衛士,義無反顧的護佑家族和自己的血脈親人。
祭靈不分好壞,它們只為護佑家族而存在。可是它們畢竟屬於死靈之屬,不論以何種名義創造出的,它們都為正派修士所不恥。
像太虛宮、漠北四宗這些超級勢力,因為弟子眾多香火不斷,所以並沒有祭養祭靈衛士的習慣。但是大衍皇朝有,也許是為了美化自己,又或許是為了安撫其他修士的情緒,大衍皇朝給祭靈衛士重新取了一個好聽又正派的名字——“英靈”。
當婊
子立牌坊的作法,直讓很多人暗地裡恥笑。
封家祭養英靈一是祖制,二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生死一線長比天,鎮守這裡的只有封家和宮家兩個家族,沒有任何外援也拒絕任何外援的他們只能靠自己,平日的小打小鬧也就罷了,一旦大舉開戰,憑兩家的人手怎能防範得過來?
所以,祭靈便成了他們唯一的手段,也是他們的主要戰力。
無數年來,不知多少封家族人拋顱灑血,而後化為祭靈又再戰一次,直到形消念散化為灰燼方才休止。所以,向來為人所不恥的祭靈在他們眼裡是神聖的,是值得尊敬的,而且只有道胎期以上的族人才有化為祭靈的資格,這讓祭靈的地位無形中更高了一層。
祭靈不光是守護家族的工具,更是他們追緬亡者的途徑,每每想到一位位先人血親連死後都還保護著自己,每一位後人的心裡都充滿了敬仰和豪氣,臨戰時計程車氣也拔得更高,化為悍不畏死的精兵強將。
所以道士說他們自找麻煩,封子軒也是有苦難言。若不依靠祭靈衛士,僅憑兩家自身的戰力和諸多秘傳的陣法禁制,他們根本頂不住生死一線的壓力,能落個自保也就算不錯了。
“走,帶我去看看你弟弟的棺槨。”
道士帶著紫鳶起身,語氣裡透著不容拒絕。
封子軒有些猶豫,讓一個外人進入家族祠堂,就算這人是天一道尊也於禮不合,按祖制來說有辱沒先人的意思。
可是權衡了一下,他還是點頭同意了。
不光是因為道士是天一道尊,他同樣也想搞清楚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自從父親和那些族老死後,他接任家主之位開始,封家一直風平浪靜。直到這次臥龍之會,封家依例派人前往,發生在封道林身上的事又再次出現了。
太虛宮內封家修士和鬼族聯手,封子軒得知後第一反應便是想起了封道林和幾位族老,心裡當時就一個咯噔。
他發現父親和族老們的死並不是那件怪事的終結,而只是一個段落,那種古怪仍然潛伏在封家,伺機待發不知何時便會爆發出來。
幸虧這次是在太虛宮,如果這次是發生在與鬼族的交戰中,那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