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一枚黃色的晶狀靈材擲向祭壇,結果靈材剛剛飛到祭壇最外層的陣法上便“噗”的一聲化為了齏粉。
陰陽道眼下,李初一發現靈材內的靈氣和靈性都儲存完整,只是不知為何無法維持原本的形狀,就像是沙子堆砌的城堡被人掃了一腳似的散成了一顆顆連他都看不清的細小顆粒,而裡面的靈性和靈氣也隨之散成一團,落在地上就跟普通的沙土一樣。若不是他眼睛犀利目光敏銳,他根本看不出那些跟旁邊沙土毫無二致的細沙就是剛才的靈材。
嘶~~~
李初一輕吸一口涼氣,他有種見到九虛連環陣的感覺。
不同的是,九虛連環是將不被其認同的人和物分解成最細小的微粒後榨取其中的靈氣靈性納為己用,而九五絕天陣則是隻將侵入物化為齏粉,對裡面的靈氣和靈性毫無損傷。
“這就是無法無天之地。”
郝幼瀟在旁解釋道:“那塊黃晶不是被碾碎的,而是被剝離了道則,沒有了道則的支撐才會無法維持原本的形態,化為塵土淪為凡俗。”
李初一瞭然的點點頭,道士曾經給他講過道則的本相。
道士說道則就是天地執行萬物的規則,看似玄奧莫測高不可攀,其實萬事萬物都被其深深影響著。
無論山川草木還是風雨雷電,其中都有若幹道則支撐著它們。山之所以為山,人之所以為人,蟲魚鳥獸花草樹木之所以呈現出它們各自的形態,皆是冥冥道則構築而成。
而修士之所以說天不可測、道海無涯,也正是源出於此。現在修士常說的這種道則那種道則其實都只是眾生按自己的理解對天道的一些歸納總結,大道三千僅僅只是一個虛數,道之玄玄豈是三千之數便可括之的?
道則萬千,根本不是人力所能統算的,修士所能做的只能是根據自己的參悟和感悟加以歸納,以便傳道受業。
人與人不同,各自的感悟也不盡相同,因此便有了諸多的道統流派,進而分化為一個個家族宗門。可不論何宗何派,哪怕是正邪不兩立的百聖閣和莽山劍派,其所傳授的功法上有一條核心精要都是一般無二的,那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條道理。
天地孕育了萬物,道則便是支撐萬物的基石。
若是抽掉了這塊基石會怎麼樣?
結果已在眼前。
形不形,影不影,崩潰瓦解,淪為塵埃。
這還是靈材,若是換成人的話......
李初一覺著那些被自己吸幹生機的倒黴蛋還算幸運的,至少有個屍首留存。
再想想這還只是陣法的一種功效,裡面還有各種滅絕人性的陣法存在,連天都插不進手的真空地帶,這得多高的修為多罪惡的人才會被封禁在這種地方。
不愧是真龍,一具遺蛻而已,在這種法陣裡經歷了這麼久竟然一點衰敗的痕跡都沒有。
“雖然有些不敬,但其實我們倒是很慶幸有這層封禁的存在。龍祖的遺蛻雖然經歷了無數歲月,上面的氣息和龍威已經幾近消散,可餘下的也非我等肉體凡胎可以冒犯的。憑我的修為,在四枚龍玉的保護下臨近百丈以示極限,再近的話即便我有真龍之血,也會魂飛魄散肉身崩潰而亡。若是沒有這層封禁任由龍族的氣息散佈出來,怕是整個聖地都沒有多少人敢進來了,所以我一直懷疑這層封禁並非外人所為,而是龍祖親手所布。龍祖應是為了照拂後人怕會誤傷,所以才佈下此陣自封。”
敖昆感慨萬千,對自己祖先的良苦用心無盡敬仰。其他大掌祭也是如此,即便不同族,三娘和藍九兩位大掌祭也滿眼敬意。
對此,小胖子心中是嗤之以鼻的。自封的陣法千千萬,真龍老祖除非瘋了才會找這麼惡毒的陣法來自封。
他極度懷疑這陣法乃是出自三位天道師叔祖的手筆,因為祖師爺是不可能的,他老人家收這些仙妖鬼怪進來是為了救他們而不是殺他們,至於師爺倒是也有這份能力,但他沒有理由這麼做。
只有三位師叔祖,怕這些仙妖鬼怪出來作亂影響了自己煉化天道,才會動用這種手段。
至於為何陣法用的這麼絕,理由很簡單。
真龍的強悍人盡皆知,不僅僅是三界,據道士說在外部真界也是一站在塔尖的主兒,地位甚至比禍鬥一族都要略高一籌。
這麼厲害的人物若是跑出來,那攪出的風雨可不是一般的小魔小怪能媲美的,說不好連天都得捅下半邊。而這陣法雖然厲害,但對真龍來說未必有多麼奇效,估計也跟玄冰寒獄差不多,無法一擊斃命,只能將其禁錮然後靠著無窮的歲月慢慢磨,直到它被徹底磨滅,又或是屈從在他們的淫威下為止。
不管怎樣,他也不想再在這種絕地裡走一遭了。玄冰寒獄的經歷已經讓他徹底知曉,有些東西還是少碰為好。
好奇心害死貓,上次是有道士相助這才保住了小命又得了不少好處,這回要是再鬧出點岔子,估計可就沒人會來救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