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2年10月份開始,王錚便說服父親王向忠,開始拿出家裡面現在存放在銀行裡面的數百億資金,開始在各大城市拿地。
為了拿地,王錚直接溢價將魯中市本地房地產企業豫鼎房產給買了下來。
豫鼎房產的註冊資本是5000萬,年盈利在一兩千萬左右,本身也屬於魯中市當地的個人企業。然後這個企業的老闆並沒有多大的志向,想著賺個一兩個億這輩子就算安逸了。
王錚直接給了豫鼎房產的老闆三個億,將豫鼎房產原封不動地買了下來。
豫鼎房產具有一級資質,在全國各地拿地都有資格。
一開始,王錚先在魯中市拿了幾塊地。說實話,在2002年的時候,像魯中市這種五線城市,每平米住房用地的政府出讓價格只有1000塊錢不到的樣子。拿一千畝住房建築用地,也才六個億而已。
一個6000人的小區,如果說全蓋78層的一般小高層的話,150畝的土地就夠了。然後如果說蓋1220層的高層的話,差不多75畝地就夠了。
一千畝地,都可以開發十個6000人的小區了。
魯中市的市區人口頂多也就二十萬人,而且大多數人都有延續下來的單位分配住房,所以剛性住房需求也就四五萬人,一萬多套的住房而已。
還有,前世裡面為了買房子,王錚可是把魯中市、泉城市這兩個地市的大大小小的小區都跑了一遍。哪裡地理位置優越,靠近學校醫院,哪裡環境好,王錚是瞭若指掌的。
有了這方面的準備,王錚的出手也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王錚便在魯中市拿下了500多畝地,花出去了三個多億。
幾乎在同時,王錚在泉城那些自己前世裡面記憶中的小區規劃地方上面,也拿下了大約4000畝地。
泉城的地要比魯中市貴一些,不過最貴的地方也不到2000一平。
這樣,王錚在泉城拿地花了總共是37億而已。
這樣,光在魯中市和泉城市兩個地市,王錚拿地花了四十億。
在2002年到2003年這個時間拿地,是非常划算的。
國內低價暴漲,是從1999年國家放開商品房管制開始的,差不多三四年的時間,低價暴漲了有五成左右。不過因為基礎低價便宜,所以到2002、2003年的時候,各大城市的地價,相比較後世來說實在是非常便宜的。
即便是在當時地價最貴的北上廣三個地方,地價也不過三四千塊錢一平米的樣子。
相比較到2016年的時候,動輒四五萬塊錢一平米的地價,實在是相當划算的。
更重要的是,在2002年的時候,王錚拿到遇到的對手很少。全國範圍內,能有幾百個億現金的房地產商,幾乎沒有。
到2003年上半年,王錚的兒子還沒有出世的時候,王錚已經在齊魯十七個地市買了四萬兩千五百畝地,花出去了三百七十多個億。
然後王錚發現,他手裡還有一百二十多個億。
這一百二十多個億,王錚便在帝都、滬港兩個地方大肆買地。
一百二十個億,在當時能買多少地呢?
在2003年的時候,帝都最貴的地段,也不超過一萬一平米,然後這些地段到2016年的時候,都會超過二三十萬一平米,增值的潛力毋庸置疑。而當時2003年的時候,整個帝都,三環內的平均地價,也不過區區的四五千塊錢一平米而已。
買地,絕對比將錢存在銀行裡面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