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泉城的第四天,王錚向父親要了一千塊錢,說是從報紙上看到齊魯師範大學門口有個乞討的老頭,很可憐,想要去資助那個老頭。王向忠一聽,非常支援兒子的做法。而且他看到兒子好像對泉城的公交線路很熟悉,就好像在這裡生活過很長時間一樣,所以就放心地讓兒子去資助那個乞討的老頭,然後自己要找個安靜的地方和肖成強好好談談明年這個生薑回收合同的事情了。
按照初步的預計,王家明年的生薑產量是十萬噸以內,肖成強能不能吃下這個數量,如果吃不了怎麼辦,如果能吃下,價格怎麼定,都得好好商量商量。
王錚並沒有參加這次合同談判,他畢竟還是孩子,才十一歲,說話有些不方便。不過,王錚囑咐過父親,自家公司跟大寨鄉老百姓籤的收購價格是五毛錢,然後跟肖成強談的價格,絕對不能低於去年的一塊二一斤的價格。
反正自從聽了兒子的話之後,王向忠一直運氣都好得很,所以這次,他決定繼續聽兒子的話。
女人們不關心男人們的大事,仍然自顧自得去買東西。
王錚的母親吳秀芬好像變了個人一樣,張口閉口的要換一種活法。以前的母親,那可是勤儉持家的典型農村婦女,而現在,則已經快接近成為一個珠光寶氣的貴婦人了。當然了,如果能出的廳堂,入得廚房,那父親可就高興了。
然後,王錚便打個計程車,先到母校溜達了一圈,憑弔了下前世的人生,然後便急急忙忙得又去了齊魯師範大學北門的門口。
來齊魯師範大學,一方面是要給那個失去一條腿的乞丐一千塊錢,另外自己還打算到山師北路上面吃點炸串什麼的。
前世上學的時候,自己有空經常跟同學們到山師北路來,吃點烤串,在一元超市裡面買點生活用品,再到服裝店裡面挑幾件便宜的衣服。山師東路的商家面對的都是文化東路上的學生們,價格標的都不高。
當然了,王錚是不會打算買衣服了。看樣子母親給全家人買的衣服又多又上檔次,過年可就不用再忙著買衣服了。
來到山師北門,走到那乞丐面前的時候,王錚面帶著微笑。而那乞丐,有些猶豫地看著走向自己的人,不知道該不該向這個孩子摸樣的人乞討。
而王錚,走到他的跟前之後,也沒有說話,只是一直微笑著,然後彎下腰,從口袋裡面摸出一千塊錢來,放進了乞丐面前的破碗裡面。
乞丐先是一愣,然後便有些疑惑,急忙將王錚放進去的錢拿了起來,然後當確定是真錢而不是惡作劇的時候,便激動地忙不停地磕頭,嘴裡還唸唸有詞:“好人一生平安,好人一生平安。”
王錚瀟灑得向前走去,並沒有理會後面那人的感謝。
在山師東路和文化東路交叉的街角,王錚找到了那家專門做烤串生意的小店。這烤串,那叫一個便宜,菜是一毛錢一串,羊肉串是兩毛錢一串,對於王錚來說,簡直就跟不要錢一樣。
吃飽之後,王錚便高高興興得打出租回到了酒店裡面。這年頭計程車也便宜,起步價才五塊錢,對於王錚來說根本沒有算計乘公交車能省多少錢的必要,畢竟自家現在也不差那幾個錢。
回到酒店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半了,母親和妹妹還沒有回來,然後王錚看到房間裡面父親滿臉笑容,忙問道:“爸,合同搞定了?”
“搞定了,你肖叔叔現在手裡拿到的生薑出口訂單已經超過十五萬噸了,咱們那邊的十萬噸他全要了。”
王錚一聽,也有些興奮地忙問道:“按的多少錢的價格?”
“還是今年的價格。”
王錚點了點頭,也笑了。按今年的價格,明年他們家公司的純收入,可就要達到七八千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