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的魯中四中,在整個魯中地區八所高中裡面,升學率還算是不錯的。不過,即便是不錯,本科錄取率也不到百分之十,加上專科錄取的人數,全部錄取率撐死能有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十,除了一部分選擇複習以外,其餘的就只能都回家務農了。
魯中四中當時的規模和後來比較起來實在是小的可憐,93年四中畢業班只有四個,新招的高一也只有四個,再加上四個高二班和兩個複習班,每個班六十出頭的學生,總算下來有十四個班不到九百名學生。國家大規模鼓勵擴招,是從99年以後開始的,到02年的時候,四中的每年招生規模已經達到了二十個班,一千三四百人,全部在校生加起來也達到四千人。
在當時,考大學對於農家子弟來說,還是非常好的出路。但是到了王錚這一代的孩子來說,考大學也就是個高消費而已。王錚是99年上高中,然後02年考上的211重點大學齊魯大學,後來在泉城找了個不死不活的工作,每天累地跟狗一樣,生活很不盡人意。
所以,王錚現在早就打消了光明正大的考大學的想法,打算上完了小學之後,便回家安心當個小農民,快快樂樂地賺大錢。
王向忠找馬東華跟四中領導商量了下,給近兩年沒有考上大學的畢業生下了個通知,然後這周的週末來四中組織一次考試,打算從考生裡面選擇六十名基礎不錯的,下一步聯絡一下機械廠,打算讓他們到廠裡學習十個月的時間,以後回來就到王家的“桃花嶺生薑加工公司”上班。
當然了,你要想吸引這些高考落榜生心甘情願高高興興地到自己的公司來上班,給出的條件一定要吸引人。
王家給出的條件是什麼呢?
學習期間,也就是被安排到風箏城機械廠學習這十個月的期間,公司每個人每個月給二百塊錢的生活費,同時還包吃住。
二百塊錢白拿,還能學到東西,你說這事誰不願意?
另外,學習期結束之後,接著是見習期一年。見習期間,每個裝置維護員就可以拿工資了,一個月的工資是三百塊錢。這個工資可真不少,要比魯中鋼鐵廠工人的工資還要高了。
見習期一年結束後,公司考核合格,然後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一個月的工資就漲到五百塊錢。這條件優厚的簡直不要不要的。
通知發下去,才沒幾天的時間,到學校來報名的人數就達到了三百多人。
甚至於有些現在的高三在校生,見到條件如此優越,覺得考大學沒有希望,竟然也打算報名。
當然了,學習裡面從升學率的方面考慮,沒答應應屆生報名的申請。
週末,剛好大休,週五上午學校就放了假,然後學校裡面便安排教導處負責,準備考場了。
而王家給學校方面也不白乾活,王向忠一次性給了學校兩千塊錢的贊助費,另外還答應著給考務人員和監考老師每人每場五十塊錢的考務費。一共考三場,所以監考老師和考務人員每人都能拿一百五十塊錢,比一個月的工資還高呢。
這樣一來,學校上下的積極性便也調動起來了。
反正,你有錢,你又肯花錢,別人肯定就樂意為你幹活了。
根據王錚的想法,這次考試要考三門課,上午考語文,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語文能力是很重要的基本能力,王錚覺得考語文很有必要。然後下午考數學和物理,這兩門課關係著選出來的考生下一步學習機械方面的能力,更是有必要。
試題是週五下午印出來的,根據王家的要求,試題出出來之後是讓市教育局聯絡印刷的,紙張都是按高考要求來的。反正錢都是小事,王家要的就是面子。當然,這件事也是馬東華負責聯絡的。
王家給了馬東華一千塊錢的好處費也不能白給,讓他跑個腿什麼的,他也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