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嶺村村長馬煥昌的兒子馬煥華要結婚了,這在桃花嶺村可是大事。距離村長兒子大喜的日子還有一星期的時間,馬家上下便開始忙活了起來。
桃花嶺村一共有86戶人家,這其中馬家就佔了三分之一還多,有33戶。馬家是桃花嶺村第一大戶,然後再數就得數吳家,有26戶。除了這兩家大戶以外,其餘有崔家8戶,楊家7戶,劉家4戶,趙家4戶,王家2戶,郭家2戶。桃花嶺村就這八姓人家,其中崔家老祖宗是到桃花嶺最早建村的戶,建村年代也比較久遠,據考證應該是明朝洪武年間。後來來的是馬家老祖宗,在崔家的地裡幫工,娶了馬家的女兒當媳婦,落了腳,繁衍到現在成了第一大戶。再後來,明末的時候,躲災荒的吳家祖宗和楊家祖宗也到桃花嶺村常住了下來。其餘劉家、趙家、王家、郭家這幾戶都是民國的時候才到桃花嶺村落的腳。像王錚家,是從王錚父親的爺爺王成義才逃荒到桃花嶺村來的,三代單傳,到王錚算才是第四代。
桃花嶺村戶數少,每年辦的喜事也少,從前年到現在,也只有村長家一樁喜事。
村長家辦喜事,自然全村都要隨份子了。
1993年,隨份子的錢是多少呢?關係好的20塊,關係一般的5塊,反正3塊2塊的也有。隨10塊錢就可以到辦喜事的人家喝酒了.
飯店裡,一桌酒席不到一百塊錢,加上菸酒糖茶,算下來一百三四十塊錢就算是不錯了,很有面子了。而且,這年頭酒席還不興到飯店裡面去,酒席都是家裡炒菜。這樣算下來,一桌酒席的開銷連五十塊錢都不到,隨10塊錢份子喝酒,主家也不會賠錢。
每個村子,都有幾個土廚子,專門負責紅白喜事的時候炒菜。
在桃花嶺村,乾土廚子這行的也姓王,叫王攀義。不過,王攀義雖然也姓王,但是和王錚並不是一家子。俗話說,七張八王十三李,同姓不關事,並不能說明是同一家子。
王攀義原先也是桃花嶺村蘋果園的承包戶,後來蘋果園都被王向忠承包過來之後,又成了王向忠蘋果園家的幫工。
喜事那天,馬煥昌要請王攀義過去炒菜,於是便親自來到王向忠家替他請假。
看著王向忠天井裡面停著一輛新買的轎子車,馬煥昌嘖嘖搖頭說:“哎呀,向忠呀,咱們桃花嶺村啥第一都讓你佔了呀!”
聽到天井外面有人說話,正在吃飯的王錚忙跑了出來。
“是村長大爺呀,你找俺爸?”
“小王錚,你爸在家不?”一邊說著,馬煥昌便走向了王錚家。
現在是下午六點,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煥昌哥,到屋裡說話呀!”吳秀芬手牽著王寧的小手,走到了前出廈裡面,站在推拉門前。
“村長大爺,俺爸去籤合同了,還沒回來呢。”
看著馬煥昌走到門口,王錚讓開通道,說道。
馬煥昌點點頭,一邊走進去,一邊說道:“那俺等等他。”
他走到屋裡,看到桌子上擺著碗筷,便說道:“向忠家的,正吃飯呢。”
“煥昌哥,吃了沒,一塊吃吧。”吳秀芬笑著問道。
“不了,向忠家的你們快吃吧,我坐著等等向忠,等回去還要和俺本家喝酒商量事情。”
王寧現在已經一歲半了,走路不穩,說話也不清楚。她看到馬煥昌坐到了自家的沙發上,竟然掙開了自己孃的手,蹣跚著向馬煥昌茶几的方向走去。
馬煥昌、吳秀芬和王錚一看,都沒說話,打算看看王寧要幹什麼。
只見王寧走到茶几上,摸起了桌子上的一盒泰山煙,便伸著小手遞給馬煥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