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送走了最後一個客人,家裡只剩下一家四口的時候,王錚發現,父親坐在沙發上皺著眉頭抽起了煙。
王錚看著皺著眉頭的父親,忙問道:“爸,是不是建冷庫的事情有點不順利?”
王向忠掐滅菸灰,看著自己的兒子說道:“別的都好說,就是這個建築鋼材的需要量有點大,不好快點湊齊。”
“這個還不好辦?上次咱們到大寨村的時候,俺看到吳友富家裡屯了那麼多鋼材,從他家買不就行了?”
“上次中小捐款咱們搶了他的風頭,你覺得他會賣給咱們?”王向忠反問王錚。
王錚點了點頭,覺得父親說的也有道理,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個好辦,爸你不好出面,咱們讓別人出面不就行了?”
其實王向忠也有這個打算,可是他在想讓誰出面好呢?
“咱認識的人裡面,誰和吳友富能說上話呢?”
“這個簡單,爸,俺吳福明叔不是現在在大寨村那邊搞木材生意麼,常來常往的,他難道和大寨鄉里的大戶們沒啥往來?讓他出面,這事肯定就容易辦。”
聽了兒子的話,王向忠一拍大腿。
“俺怎麼把福明給忘了,這事只有他才能辦好。俺和福明的關係不錯,有他出馬,俺絕對放心。”
“爸,你也喝了不少酒,還是早點休息吧。”
第二天,王向忠聽了兒子的話,便去找吳福明瞭。
三天後,吳福明便將四百噸建築鋼材拉到了王向忠家裡。今年鋼材價格一路上漲,吳福明從吳友富手裡買的鋼材價格是三千八百多塊錢一噸,這四百多噸剛,就花了一百六七十萬塊錢。
鋼材買好之後,其他的建築材料就更好說了,沙子南河多得是,王向忠去挖沙,馬煥華現在絕對不敢說半個不字。其他的材料就更容易了,只要有錢,都好說。然後等冷庫框架建造好了,再做保暖,保暖做好了之後,再到廠家買製冷機組,買來了製冷機組之後還要除錯,培訓日常維護的職工等等,都需要不少的時間。反正,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明年生薑收貨,王家要和時間賽跑,趕在生薑收貨之前把這些工作全部都完成。
材料備齊,第二天,冷庫建造工程便正式開始了。
整個大寨鄉的建築隊,便一下子都來到了桃花嶺村的東嶺,原先的一片荒山上。
這個年代,大型機械還沒有開始在建築上大規模使用,尤其是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剷車、挖掘機、塔吊等等的機械裝置,就更少見了。
但是,建造千噸級別的冷庫,沒有這些大型裝置根本沒辦法進行。
於是,建築隊長們便四處聯絡,幾乎把鋼城縣所有的大型裝置都借了過來。
一時之間,桃花嶺村東嶺這一片兒,機器轟鳴,汽車往來,熱火朝天,好一派熱鬧的景象。到了晚上,為了趕工期,也有不少建築隊會主動開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