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了試,王錚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不用上學校,然後一週以後,王錚再去學校待一天,公佈公佈成績,發發獎狀,這寒假就算正式開始了。
1991年,上學的壓力遠沒有到後來那麼大,別說非得考大學了,許多人連初中都考不上,能考上高中的就是少數了。要知道,真正全面實施九年義務教育,那是在2005年以後的事情了。
就在王錚他們考完了試的第四天,在大寨鄉鄉政府大院裡面的一個辦公室裡,幾個戴著眼鏡的人發出了嘖嘖的讚歎聲。
那個辦公室門口掛著一塊“大寨鄉教育辦公室”的牌子,然後辦公室裡面幾個人,可都是在大寨鄉教育界裡有頭有臉的人。
所有人當中,有一個頭發花白,穿一身中山裝,上衣胸前口袋上還插著一根鋼筆的男子,手裡拿著一摞用線裝訂的冊子。
這名中年男子,是大寨鄉教辦主任,名叫劉玉堂。他手裡拿著的,是今年寒假考試大寨鄉各個小學的成績分析表。
而他周圍圍著的,則是各個小學的校長。
大寨鄉一共有十六個行政村,每個行政村都有小學,所有的校長都會在今天到鄉教辦拿寒假考試的成績。教辦主任吩咐來的校長都不要走,說中午教辦裡統一安排。
這個年代的文化人,尤其是在農村裡面的老一輩,還沒有從原先的時代走出來,仍然穿著一板一眼的中山服。而且,大家都喜歡在掛一支鋼筆在胸前的口袋裡,讓後世過來的王錚覺得好傻。
劉玉堂指著成績分析表,對大家說:“大家看看,人家桃花嶺村小學一年級,只有十來個孩子,今年竟然有一個學生考了兩門滿分!真的是太厲害了,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咱們的民辦教師也能教出好成績來,這說明咱們的偏遠小學也能教出好成績來!劉校長,你回去可得好好表揚表揚你這個學生。”
桃花嶺村小學的校長劉玉江聽到這句話,樂得合不攏嘴了。
“主任,俺一定好好表揚表揚他,俺先看看是哪個學生考了滿分。”
桃花嶺村只有三個老師,劉玉江教二年級數學,蘇青教一年級數學,趙方平教兩個年級的語文。不過,三個老師現在還都是民辦老師,都在等轉正的機會。鄉里每年都有轉正的名額,說是透過每年的寒假考試和暑假考試的兩次成績來給老師排名,排名靠前的民辦老師轉正。
這一次,桃花嶺村小學的寒假考試成績非常好,校長劉玉江看到了轉正的希望。
拿到成績單,劉玉江一看,發現第一名的名字是王錚,竟然皺起了眉頭。
“竟然是他?”
“怎麼了老劉,咱們大寨鄉什麼人這麼牛,竟然兩門都考了滿分,成績真實不真實呀?”一塊來的其他學校的校長有些嫉妒得問道。
“考試是教辦統一組織的,監考老師也都是經過嚴格培訓開了會的,監場沒問題這成績自然就真實了。”
許多學校的老師都參加了這次寒假考試的監考工作,於是這些學校的校長紛紛說道:“監考都嚴著呢,沒啥問題。”
“那就是了,成績應該沒問題,沒想到這小子竟然能考雙滿分。”
大家都等著桃花嶺村的校長介紹這個大寨鄉歷史上首次一年級考雙滿分的傢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桃花嶺村小學的校長反倒是拿捏了起來,皺著眉頭自言自語。